
在第二次读完《把时间当做作朋友》后,我尝试写点什么。
买这本书是行动营规定的,但在行动营期间我并没有从头到尾读完。当时并没有大的感触,只是认识到心智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觉得书本结构不紧凑,内容散,跨度大,自己看得云里雾里。
但这是一本畅销书啊,评价又那么高,趁着时间充裕,今天又拿出来重读。
这次读下来,感觉自己有了很多收获。
本书首先用一个问题——很多任务都有一个最后期限,而我们往往要拖延到最后才发现没时间了——来引出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一切都靠积累,相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这也是本书要传递的核心观点。
01、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需要管理的是你自己。
于每一个人而言,时间都是公平的,都是以同样的速度流逝、永不停歇。时间是不能被任何一个人管理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对时间做出什么,所以不要徒劳地去管理时间,而应该管理我们自己。
时间都在一如既往的流逝着,我们要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尽可能的减少时间流逝带给我们的损失。
02、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
开启心智,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心智可发展,可培养,可重建,甚至可以反复重建,不可封顶。
心智不同,人生之路也就不同。每个人都要努力去开启自己的心智,成就自己的人生。开启心智,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经历、思考及总结。
唯有不断学习、不断经历和历练,才能使心智走向成熟。
03、方法很重要,但行动更重要。
我们都知道方法的重要性,但比起方法,行动更重要。
书中讲了几个成功人士的不同方法,让我想起雄鹰和蜗牛的故事。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顶的动物有两种,雄鹰和蜗牛。雄鹰拥有矫健的翅膀,所以能够飞到金字塔的顶端,而蜗牛只能从底下一点一点的爬上去。雄鹰飞到顶端,只要一瞬间,而蜗牛可能需要坚持一辈子才能爬到顶端,也许爬到一半滚下来,不得不从头爬起。
行动如此缓慢的蜗牛为什么能登上金字塔顶端呢,因为它行动了,而且一直行动。
所以当你不知道最好的方法时,就先行动吧。
04、用“我有的”换“我要的”。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先用自己拥有的一切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积累到这个程度再去换自己想要的能换的东西。
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也是如此。你自己先要足够强,足够有用,能帮别人解决问题,或者有让别人跟你合作的条件,别人自然就会来找你,你的人际关系网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05、做得比别人好,自然就会有兴趣。
很多人总是用“我对此毫无兴趣”来为自己没做好开脱。事实上,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不信?那你换成你感兴趣的事情试试,不用多久你又会说你的兴趣原来是别的……
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是有困难的,我们要做的不是找借口回避困难,而应该努力的去做,做得多了,做得比大多数人好了,有了成就感,自然就有了兴趣。
06、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大脑,而且你若不控制自己的大脑,就会受到大脑的控制,还有可能受他人控制。比如会受欲望的驱使,而做出一些让自己在清醒时深感后悔的事情;或者在你做事情时,轻信了他人的话而做了让自己感到后悔甚至愤怒的决定,等等。
“无意识地受大脑控制”与“有意识地控制大脑”,这里面的区别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大脑,让大脑型引导行为,为我们想要的结果服务。
07、“事件一时间日志”记录
如财务管理一样,知道时间是怎么用的,才知道该怎么去规划时间。时间不是节省出来的,是靠规划出来的,通过“事件一时间日志”记录,我们可以精确的感知时间,可以丰富我们的回忆,更重要的是可以调整我们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工作量的时候,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
知道这个重要的人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很少,“知易行难”啊。
08、管它有没有用,先去学。
现在没有用,并不表示它就一定没有用,往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派上用场了呢,这绝对是一种惊喜,而且你只有学会了,才会在需要用的时候用起来,并且能享受到它带来的无限好处,这是不学的人无法能够体会到的。
尽量多的学习,尽可能地独立思考,找到一切可以的机会去历练和提高——历练和积累是一切的根本。时间就是生命,请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我们的这个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