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冥想的17天。中心思想是:我带着一切都很好的觉知来轻松自在地度过我的日子。
却有一个念头强烈的跑到脑海中:如何让后续的生活更有价值与意义。这类问题突然让我有点透不过气,压抑,迫切想与人交流,沉思片刻后将此类问题发与一位同学与以前的一位领导,他们都是有学问且一直关心我的人。
原来,同学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困惑,只不过她在30-40岁的时候,我是快50岁的时候才思考这类问题,记得女儿读初二时就思考过人生的意义,当时我还挺诧异这么小怎么就思考这种问题。
是近期阅读周国平的文字较多,还是昨天老领导说我:学应以致用呢......
只能慢慢寻找答案,时间是一剂良药。
其实初心就是追求内心平和与宁静,为什么有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思绪在脑海中干扰呢,情不自禁陷入纷乱思绪,有时举棋不定,不与不良情绪抗争,允许接纳各种思绪的存在,带着疑惑一起向前可能会有答案也可能疑惑销声匿迹,还你一片清晰的天空。
《远见》这本书感觉在鼓励大胆工作,以往总是前怕狼来后怕虎,总担心没做好会犯错会得罪人,其实就请应该踏实大胆的工作;以往也不喜欢沟通,现在将沟通当成一种能力的的培养,放下以前的不好意思,大胆的工作,大胆的与人打招呼,实事求是细心踏实大胆的工作,自信的生活。
发现个别人你怎么对他有礼貌,他的语气都不是很好,不喜欢跟这种人沟通,以后尽可能发信息,少电话联系,不礼貌的语气让人心情不愉快。
教育改革增加了劳动课,真好,动手能力的培养,自给自足,一直想女儿学会做饭菜,但她现在高中,以往也没这个课,有心培养,母亲却宠着,以后就只能是女儿自己要学并且付出行动。
今天散步1小时;练字两小时;练习古筝40分钟,古筝练习有些少,原是熟悉的曲子一段时间不练弹得磕磕绊绊;中午朗读完一篇《蒙田随笔集》就睡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