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得乡书
宋 苏轼
雨后春容清更丽
只有离人
幽恨终难洗
北固山前三面水
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
问我何年
真个成归计
回首送春拚一醉
东风吹破千行泪
苏轼的一生追求真理,洒脱自如,不管是主张变法的王安石,还是坚持保守的司马光,都和他对不上脾气。正因为此,苏轼仕途坎坷,再三被贬。福兮祸所伏,同样也正因为如此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成为了中国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苏轼的人生转折事件就是“乌台诗案”,苏东坡在一百多天后被无罪释放,被贬到了黄州,任团练副使一职。
苏轼一生随遇而安,坚持真理,既有李白的豪情,也有陶渊明的悠然。后代世人总流传这样一句话“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不管是他的诗歌还是人生经历,都给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了解了苏轼的过往与写作背景,再读他的诗,诗意悠远而易懂。
苏东坡仕途失意,几乎一生大半时间都在被贬官的路上,但是他依然坦然面对生活。
失意的仕途,让他对家书看的更为重要,以至于在对家书的期待中产生了怨言,因为当时的通讯还比较过后。但是收到家书时又是何等的欢欣与心安!
正为得不到家乡的信息而有点烦恼: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虽然雨后的山水春景非常美丽,苏轼无心的欣赏,作为异乡人,还是因不能及时收到家乡的信息而产生一丝丝的幽怨。
正在忧愁中的人突然: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收到家书时心情豁然开朗。
挥手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当家里人问何时能回家时,却很感慨,因为官差不自在,虽然屡次遭贬官但毕竟还是官,不能放任自己自由的来去。真的不想糟蹋春天的美景,送走这春天美景时盼望一醉方休,不仅潸然泪下。思念家乡的亲人,自己却又无能为力。
对于诗词的理解因人的文化底蕴不同而有不同的感悟。我可能没有完全理解苏轼,但我还是很愿意去理解苏轼,心里很喜欢他的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