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这座城市,拉拉藤很多次擦肩而过,但对天津狗不理,天津大麻花可是印象深刻啊,还有那浓郁的“天津卫”儿化音,总是让人忍俊不禁。
同样,在这座直辖市里,有一条用“淮安”命名的道路,只不过不叫淮安路,而是淮安道。
淮安道位于天津市的河北区。此处的河北,并不是源于天津市相邻的“河北省”,而是因地处海河和原金钟河以北而得名,是天津市六个中心城区之一,位于市区东北部,区域面积近30平方公里。
这是一条标准的西南、东北走向的道路,全长约1200米。分为淮安西道与淮安道两部分。从上图可以看到道路两侧分布着以江苏市县为名的道路和片区,如包括泗阳路、灌云路。
在走进淮安道之前,我们先看看淮安西道西南头的马路(路)对面,一片很大的绿地,正是天津颇有名气的宁园,前身系清末官立种植园。下图中右侧宝塔即为宁园中的致远塔,中间可见宁园牌坊。
宁园位于天津北站以北,中山北路北侧,育红路南侧,占地45.65公顷,水面11.7公顷。宁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景观。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为推行新政,委派周学熙以工艺总局名义在天津北站附近筹办种植园,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正式开湖建园。出于在园内为慈禧太后建造行宫的想法,园内建筑在策划设计上颇具匠心。“初建园时,挖湖堆山,开渠理水,设闸引水,湖水与园外金钟河相通,宣泄得宜。园内建屋三楹,曰鉴水轩”。图片来源网络。
沿着淮安西道向东北方向前行,道路还算宽敞,两侧建筑略显老旧,左侧可见“老津味俏面馆”,不知道是不是正宗天津味道。如果真的实地一游,倒想去尝尝。
过了一个丁字路口再向前,道路右侧围墙里是天津市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一所具有铁道和城市轨道交通类特色职高,倒也符合天津铁路枢纽的地位。
其他便没有太多值得驻足的地方,像很多城市一样,各样的门面房,各样的小区,普通的人们都过着寻常的生活。
走完淮安西道的400余米,过了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北而行,便是淮安道了。道路状况和两侧建筑没有太多改变。
继续向前走,道路右侧分布着以市县命名的片区,泗阳里、连云里、建湖里。道路右侧可见一条狭窄的水泥路,便是灌云路。而正对着灌云路的马路对面,可见一块淮安道的路牌,行道树开着浅浅粉色的花,像是桃花。
再向东北,道路尽头已经可见高楼,方才有一点大城市的模样。
走到尽头,道路左侧是“天津市一宫花鸟鱼虫市场”,招牌门面都显老旧。
如果,你只是路过,走马观花,并不会在意这样的落败市场,但跟着拉拉藤你可以知道以下知识。这座花鸟市场的名字是“一宫”,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名,而是源自“天津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
天津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又称天津意大利风情区,前身为意大利在天津、也是意大利在境外唯一的租界,是亚洲唯一具有意大利风格的大型建筑群,目前被整合为一处具有意大利风情的旅游区。
话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时任直隶总督府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定了庚子条约,对天津市进行割地赔款。1902年6月,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嗄里纳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天津意租界的范围。位置介于天津奥租界与天津俄租界之间,南临海河,北到津山铁路,与天津法租界和天津日租界隔河相望,面积771亩。
带着历史的悲怆,我们继续行走在淮安道上。在路的尽头(东北方向),跨过一座桥,可以见到一座牌坊,上书“富瀛州”,乃是一座颇上档次的小区。而瀛州,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与蓬莱、方丈并称东海三神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