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别发太勤快,不安全。
大多数人的意见是,别发太勤快,不安全。
有人说朋友圈不要晒孩子,容易泄露隐私。
有人说朋友圈不要晒美照,容易被嫉妒。
有人说朋友圈不要晒美食,容易拉仇恨。
有人说朋友圈不要谈观点,容易被领导对号入座。
有人说朋友圈不要发太多,容易被别人看穿。
总之,关闭朋友圈,才是最安全的社交。
体制内的朋友,确实不适合发太多朋友圈。毕竟有体制的束缚,发什么都会有人指指点点。
所以我这种人,不被体制所接纳,真是太感谢当年面试的不录之恩。否则像我这种表达欲太强的人,如果放到体制内,还不憋死我啊。
我喜欢看别人发的朋友圈,只要不是广告刷屏,我都喜欢评论、点赞。这本就是朋友圈最初的样子,朋友之间分享生活的平台。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慢慢就变味了。很多人开始在这里发广告,毕竟熟人营销,确实比普通地推更能建立信任,也很容易成单。当然了,我也做过这样的事,为自己打广告,为自己招生。
可我还是喜欢朋友圈。虽然我们看到的别人朋友圈的生活,必然不是他们最真实的状态,那也总比网络上那种霸总短剧真实的多。
我也喜欢发朋友圈,分享我自己的生活。有时候晒娃,有时候分享心情,总之这是我的朋友圈,我想发什么是我的自由。
确实有人要求我别发太多朋友圈,但我实在找不到听话的理由。那就只能屏蔽他,世界就清净了。
朋友圈是我展示形象的窗口,我基本上不会随意屏蔽朋友,包括我的学生、家长。
我的学生大部分是高三,他们有的会担心毕业后,我就把他们屏蔽。我说或许别的老师会这么做,但我没这个习惯。孩子们毕业后,就成了我的朋友,我喜欢和朋友分享我的生活。
我热爱生活,并没有觉得生活是什么耻于被分享的东西。我希望朋友从我的朋友圈中,能感受到我的阳光、乐观、积极向上,也能感受到我的嫉恶如仇。我也希望我的家长朋友,知道他们把孩子交给了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既然不信任是源于未知,那我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多了解我一点,从而对我更加信任呢?
曾经有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从我的朋友圈中感受到了温暖。我的那些有感而发,治愈了他那段时间的焦虑和内耗。我很开心我的朋友圈还有这样的功能,真心希望让这份温暖传递给更多的人。
所以我确实发了很多朋友圈,得罪了很多人,也收获了很多信任。朋友嘛,本来也是应该大浪淘沙的。那些不喜欢我的人,他们有权利和自由这么做,感谢他们远离我的生活。
最后,感谢喜欢我朋友圈的朋友,你们的信任,我铭记在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