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合群还是修炼自己?

作者: 绚之平淡 | 来源:发表于2017-03-12 07:38 被阅读0次

昨日,一个大四刚刚毕业学生私信给我:“老师,能告诉我怎么提高交际能力吗?或者推荐给我几本提高人际交往的书也行。”瞬间,大脑一片空白,没闪过任何书目。瞬间,似乎也刺中了自己的软肋。

交际合群还是修炼自己?

1. 你想像他(她)那样吗?

孩子,你想过的这些,其实我都想过,我也一直想如此。

内心深处,一直羡慕那种长袖善舞八面玲珑的人,尤其是那种在酒桌上能煽动气氛,最为活跃的段子手,例如我的某某同学和同事。

直到有一次和好友吐露心声“真羡慕酒桌上那谁谁能言善道哈?”女友说“他有啥好羡慕的,你不知道吗?他说的没有几样是真的,以前用嘴忽悠的老婆现在没了,工作也一直没吹上去,大家的评价是小嘴叭叭滴尿炕哗哗地。”

瞬间,我被石化了,似乎连同自己的老公和工作也被人间蒸发了一样,他的形象自此在我心中土崩瓦解。也曾见识到一位同事喝醉后一直为说而说的窘态,他自己早就不知所云,其他人也只能尴尬地陪坐。

从小到大,从来都不是社交型选手,无论先天后天,俱都不足。

现在,我要如何回复自己亲学生的问题呢?

交际合群还是修炼自己?

2.     孩子,先让自己重要起来

孩子,先让自己重要起来吧。

人的愿望中,想自己成为重要人物的欲望最为强烈,但如何成为重要人物却是一道选择题。有的人选择语言上的强大,能言善辩中的确有着令人眩晕的存在感。有的人选择行动上的强大,渐渐让自己成长为那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何让自己重要到不可或缺呢?记得有一篇“成为珍珠”的文章,不妨讲给你听:

一个年轻人求职屡次受挫,十分苦恼,一时想不开,就跳海自杀,结果被一位老人救上来。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的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老人没有说话,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随便地扔在地上,然后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年轻人说:“这当然可以!”老人说:“那你应该明白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

是啊,想要获得别人的认可,让自己具有识别度,先要从一颗普通的“沙子”脱颖而出为一粒“珍珠”。

所以,在这个专业的时代,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强大,将来在工作领域做到不可或缺吧,那时甚至你的沉默也带上了高冷范,有了自己的style。

所示,孩子,在专业领域(工作领域)找到一个目标,之后一头钻进去,不断提高自己的纯度和亮度,早日成为那颗亮闪闪的“珍珠”吧!

交际合群还是修炼自己?

3.     向更牛逼的人学习

在成为珍珠的过程中,一定会碰到诸多困难,更会遇到瓶颈,甚至无法明晰进一步前进的方向。那时,与其自己苦思冥想,不如向高人请教,这也是一个年轻人快速成长的直升梯。

但孩子,你知道吗?别太问白痴一样的问题,否则会被行内人鄙视的,问题也是你专业能力和层级的见证。记得有一年去外企工作,当时是凭借着口语应聘成功的。牛逼闪闪的我,工作的第一天就被碾压了。老外Peter让我做文件,你知道我问的什么傻逼问题吗?“怎么建文件夹” “怎么建文件夹”?现在想想还是各种流汗。这傻逼的问题一下子就把50多岁的Peter问蒙了,当晚就给英国的老板写信说“他招聘的这人电脑程度太低了”,并把这封email同时抄送给了我。

所以,你以为你嘴甜一点就能交到朋友?

所以,你以为多拍对方马屁就能让人家对你青睐有加?

其实,最能提升你印象的不是这些,而是关键时刻你的表现,例如头脑风暴中你的好提议,大家焦头烂额中你的豁然开朗,领导山穷水复疑你的柳暗花明。早日让自己成为业内的行家里手,是你最掷地有声,也最漂亮的语言。那时,那些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的嘴紧闭着,像青蛙被禁口了一样。

现在作为一名教师,更是如此。你是要重复你将来要讲的 N变的教案,还是要修炼自己,给你的学生以知识,爱,智慧和方向?作为一名教师,你要练就自己将来的核心竞争力,更要有连续的科研生产力,而不是今年发一篇A类文章,明年发篇B类文章,后年再来篇C类,ABC之间没有任何相连,还敢自称跨学科。

孩子,多向名师学习吧,多学习他们的成长历程,授课方式,思维方法,文本解读能力。尽快找到和自己气质相像的老师,不断模仿学习,开掘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对于新人,模仿名师也是一种最快的进步方式。

多向教育大家学习吧,阅读他们的教育名著,思考那些优秀的教育理念如何落实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多读些教育学、心理学吧,你要知道你所从事的职业是人,这够你一生钻研的。

你最闪亮的时候,是在授课中带领学生爬过一个个知识的山坡,达到一个个认知的高度,一次次让学生的情感丰沛,那时,台下一双双亮闪闪的眼睛如天上的星星,是被你点亮的。那时,你就是珍珠,你就是光,你就是幸福……

交际合群还是修炼自己?

4.     不断丰盈,努力精进

当然,我还是不时会羡慕那些能说会道的人。但年龄渐长后,知道如扶南所说,正常的人际交往中,同情不能带来持久的关系,谄媚也不能。唯有吸引与共鸣可以。所以你无需自作悲悯,更无须刻意讨好,你需要的是自我丰盈与精彩。

否则即使别人想帮你,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所以,孩子,花多一点时间做精进自己的事,少一点时间和心思去取悦别人。因为最终的最终,午夜梦回时,你会知道一个人最需要的不是外界的认可,而是自我的认同。

所以,做好自己是最重要的,你刚刚毕业,只是新人一枚,新人不要将重心放在交际上。与其终日周旋于低品质的交往中,不如思考如何立身?与其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各种微信群里与人热络着,不如静心打造自己的Logo。那种称兄道弟,呼朋唤友的交往中,能想也不想拿起电话让你求助的又有几人?那些推杯换盏,灯红酒绿中,又与几人能够深聊?

我最喜欢的聚会不是几十人,一个又一个说着编好的祝酒词,轮完一圈,宴会也就结束了,那真是众人的狂欢,每个人的孤独,这时能搞笑的段子手最受欢迎了。但第二天除了头疼,也想不起昨天都说了啥做了啥,是否丑态百出?但可能别人会记得。

你要认清很多社交的本质,如张方宇描述的,当很多个人的无聊聚集在一起,那个无聊似乎也变得丰富,于是每个人都可以贡献出自己的无聊,并且彼此交换,如菜市场一样热闹喧哗,这就是大多数社交娱乐场合的真实场景。

我喜欢的聚会是几个人,就那么或高声或低声的聊着,谈着,没有相互的吹捧,但却能说出许久未说出的话,说的人真心,听的人真切。第二天就像一颗浇过了水的绿植一样,绿意盎然,生机勃勃。有时,甚至一个电话过去,说声“想你了”,对方也回复说“我也想见你”。那一刻,心生暖意,甚至感激,感激生命中有这样美好的相遇。

作为新人,不要到处搞交际,那会让你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当然我也希望你能两者兼得,交际合群又不断提升自己,毕竟人与人的和谐也是人幸福的标志之一,但比重不要搞错了,舍本逐末,陪葬的是自己的一生。

把自己做大,做强,是最好的投资。否则讨好于人前的卑微,总是让人觉得凄凉。其实交际解决不了你的大问题,交际只适合那种达到一定高度的人。

低品质的交往,不如高质量的独处。在独处中默然独立,安静生长,修炼自己的一技之长。不断修炼的背后,是你每日精进的充实,是你将命运掌握在手里的高贵。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于我自己,虽然一直都不擅长人际,但也早过了那种为此战战兢兢的年龄了。得罪几个人,做糟糕几件事,其实没什么可怕。一辈子活得委曲求全,战战兢兢,才最可怕吧。

现在也达到马丁纳所说的境界,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我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此后,我真的能自由地去做我认为对自己最好的事。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

注:因为你的性格和我差不多,才有了上面的回复,其实每个人又都是不一样的。

相关文章

  • 交际合群还是修炼自己?

    昨日,一个大四刚刚毕业学生私信给我:“老师,能告诉我怎么提高交际能力吗?或者推荐给我几本提高人际交往的书也行。”瞬...

  • 合群还是做自己

    说实话,我主张做自己。但是自己缺乏不去合群的勇气,所以常常为了避免尴尬,放弃了自己的想法的爱好,进入大众,混为一体...

  • 怎样交朋友

    一个班有善于交际,十分合群的人,也有沉默寡言,不合群的人。和合群的人成为朋友,你可能成不了她的唯一,不合群的人,得...

  • 合群还是坚持做自己?

    有自己的想法,想说出来,但是又怕显得太不合群,这些复杂的心理交织在一起,常常让我连怎么做人都不会了,最近跟一些朋友...

  • 合群还是不合群

    这周看奇葩说,题目是,我不合群,我要改吗?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内心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因为我觉得,自己就是个不合群的...

  • 合群还是不合群

    今天奇葩说第五季总决赛,辩题是"你是一个不合群的人,要改变吗"。我的观点是不要。 陈铭老师作为正方立场说,人的一生...

  • 你之所以不合群,到底是不愿合群,还是交际能力不够?

    人类是群居动物,人际交往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原始社会,一个人如果不被群体所接纳,生存几率极低,因此人类对于融...

  • 弱者合群,强者交际,智者独行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活明白了?” 下面有个高赞评论:“看他是否热衷浮于表面的扎堆。” 对扎堆上瘾的...

  • 合群,你只是大多数;不合群,你连大多数都不是!

    合群?还是不合群?这是个问题。看过一些文章,比如说很有名的一篇讲大学合群的人没有拿到毕业证,而不合群的人经过自己的...

  • 做合群的人,还是做自己

    我们中有的人特别合群,很容易引起或和别人产生共鸣,我们会觉得,这些人人缘特别好,而有些人则不那么讨喜,不是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交际合群还是修炼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kt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