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绍兴参观鲁迅故居时,重点参观了“三味”书屋,就是想了解一下少年鲁迅的读书状况。
在三味书屋里,我们了解到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内颇负盛名的一所私塾。鲁迅先生12岁到17岁在这里求学。同时也弄明白了“三味”的含义: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ihǎi醋、肉酱)。
还认识了鲁迅先生的塾师寿镜吾先生(1849-1930),寿先生名怀鉴,字镜吾,浙江绍兴人。他品行端正,性格耿直,是一个学问渊博的宿儒。一生厌恶功名,自考中秀才后便不再应试,终身以坐馆授徒为业。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教书极为认真,对学生要求也极为严格。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给鲁迅留下很深的印象,对鲁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书屋的一角,我们见到了刻有“早”字的书桌,那张陈旧的书桌及书桌上刀刻的粗糙字迹提醒我们,年少的鲁迅有着超出常人的自律能力及强烈的求知欲。
据说鲁迅除了完成塾师规定的《四书》《五经》等功课外,还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如《尔雅音图》《癸巳类稿》等等。鲁迅读书并不死记硬背,而是注重理解和掌握。他曾制作了精美小巧的书签,中间写着: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训学斋规》)。因为鲁迅读书都按照“三到”的方法,所以比别人学得快,学得好,为此常得到塾师的称赞。
鲁迅为何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我想与他年少时强烈的求知欲分不开。
一个人年少时强烈的求知欲会为他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会激发学习动力。具有强烈求知欲的少年,会主动探索世界,积极学习新知识,这种内在动力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保持专注,更易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未来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会培养创新思维。求知欲强的孩子不满足于现成答案,喜欢问“为什么”,思考不同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在未来工作中,创新能力能帮助他们突破传统思维,找到独特解决方案,取得突出成就。
再次,提升适应能力。年少时对知识广泛追求,能让孩子接触多元文化、观点和信息,拓宽视野,增强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快速变化的社会中,他们能更好适应新挑战和变化,抓住机遇。
最后,能塑造坚韧品格。在满足求知欲过程中,孩子会遇到难题和挫折,通过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能培养坚韧不拔的品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种品格使他们在未来面对事业挫折时不轻易放弃,坚持追求目标。
为何鲁迅先生年少时就有如此强烈的求知欲?我想这与家族的传承、期望、基因等各种因素分不开。
其实何止鲁迅先生,一般来说,能在历史上留下辉煌一笔的卓越人士,基本上都是年少时就有强烈求知欲的人。伟人尚且如此,作为凡人,我们更应该抓住年少时的美好时光,汲取各种知识,为未来铸牢根基。我们永远要记住古人的话: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