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部分,国民经济
第十六章,国民产出
1.评判一个经济体成功与否,常识观察与统计数据都是必要的。
2.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国境内生产所有产品和劳务的总和。国民生产总值指的是一国国民生产的所有产品或劳务的总和。
3.媒体报道中的趋势,取决于初始年份。不同的初始年份,会得出不同得结论。
第十七章,货币与银行系统
1.通货膨胀是指价格的普遍上涨,即某一既定价格下需求大于供给。
2.通过持续的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密的不被察觉的没收公民的大量财富。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一种隐形税收。
3.通货膨胀使得黄金价格上涨,经济长期繁荣黄金价格就会下降。
4.银行产生的原因是它在保障资金安全方面有规模经济。
5.现代银行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只需持有一部分必要的储备金来支付存款,二是增加总的货币供应量。
6.印度人特别不信任银行,所以个人黄金持有率世界最高。
第十八章,政府职能
1.全世界最腐败的三个国家是海地,孟加拉,尼日利亚。
2.产权造就了自我监管,相比第三方监管,它更有效成本更低。
3.诺贝尔经济学奖肯尼斯阿罗说,道德在经济体系的运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4.诚实不只是一个道德准则,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因素。
5.危机创造了权力,但是权力不会随着危机的终止而终止。
第十九章,政府财政
1.量化宽松就是印钞票。
2.政府预算,包括税收与支出。预算不是记录发生了什么,而是预测未来将会发生什么。
第二十章,关于国民经济的其他问题
1.有时政府的重大干预有可能是无效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
2.许多政府最大的负担是未来退休者承诺的养老金。
3.意大利的平均退休年龄是61岁,巴西的政府养老金被称为世界上最丰厚的养老金。
第六部分,国际经济
第二十一章,国际贸易
1.一个国家的真实财富,由该国的产品和服务构成,而不是黄金供应量。
2.国家从后国际贸易中获利的原因有三个,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规模经济。
3.大多数关于国际贸易限制的观点,总是错误的。
4.贫穷国家通常情况下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不是真正的优势。
第二十二章,财富的国际转移
1.金融业是世界上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因为产品是货币,比其他产品更具流动性,应用范围更广。
2.20个收入最高的国家与20个收入最低的国家之间的收入比,从1960年的23:1增加到2000年的36:1,但这是误导,因为这些国家并不相同。若是比较此段时间内相同国家的数据,发现最富裕的的国家与最贫穷的国家收入比,从23:1降到了不足10:1。
第二十三章,财富的国际差异
1.决定经济产出的是物理世界与变动的人类知识以及不同人类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七部分,经济学一些问题
第二十四章,市场迷思
1.政府强制降低支付给医生或医院的费用,丝毫不能降低医疗成本。因为医疗成本是仪器设备,培养费用等等。
第二十五章,非经济价值
1.自由放任主义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2.生命并不是无价的。比如工资足够高时,能够补偿其中的风险时,人们愿意承担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如试飞员,爆破员,高空跳伞,急流泛舟等。
3.低收入社区的商店价格较高,原因是成本高,不是为了提高利润任意涨价。
第二十六章,经济学史
1.重商主义者,经济学最早的流派之一,繁荣于16世纪到18世纪,认为政府应该制定政策让国家的出口大于进口,通过黄金的净流入来弥补差额。代表作是1664年托马斯孟的《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首要关切的是财富转移。
2.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家,关心的是财富创造,不是零和过程,可以达到双赢。财富由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商品和服务构成。
3.大卫李嘉图是古典经济学家,1817年写就《政治经济学原理》,不是指政治与经济的合并,指的是整个国家(政府体制)的经济学。
4.萨伊定律是,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一个经济体能生产并购买多少产出,并没有内在限制。
5.现代经济学的边际效用是价格基于商品对消费者的效用。价格是由供给(取决于生产成本)和需求(取决于边际效用)共同决定的。
6.分析特定市场的均衡和非均衡状态的研究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分析通货膨胀,失业或总收入波动等整个经济的变化的研究被称为“宏观经济学”。
7.凯恩斯主义认为,与其等待市场通过自身力量调整并恢复充分就业,政府支出可以用更小的副作用更快的速度取得相同的效果。
8.经济学类似于气象学,无法精确,无法准确预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