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国粹汉字活解
腊八节——腊八粥与腊八蒜

腊八节——腊八粥与腊八蒜

作者: 教育参悟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08:30 被阅读144次

参加了羽西×简书《儿时的年味》,勾起了我对童年时过年的种种怀念。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当人们过节日时,我就很想知道这些节日的由来,在我成长与积累的过程中,我发现:节日之所以能被流传下来,是因为它本身含有历史的、文化的、宗教的、人文的等诸多因素。它有着特定的形式和内涵——它在促进社会发展、维护人类幸福和平等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假如我们游离于生活的表面,对它们熟视无睹,仅仅把它们当作一种纯物质的方式来对待,我们就无从审视和享受到到节日文化的价值。

还有几天,就是腊八节了。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很多传说呢。

一、佛祖“成道”日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入山修道,走得又累又饿,昏倒在河边,一位牧女见此情景,给他喂了一碗由几种谷米杂粮熬制的粥,释迦牟尼喝后,很快恢复了元气,从而“得道成佛”。此后,每逢此日,多数庙宇例向善信施粥,是为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亦系纪念释迦修苦行之故。

二、朱元璋激励自己和国民不忘本

朱元璋儿时替地主放牛,经常挨饿。有一年腊月初八,天寒地冻,他饿急了,就想捉老鼠充饥,挖到鼠洞深处,发现鼠窝里贮粮丰富,大米、赤豆、花生、红枣……样样俱全,取了煮粥,香甜可口。后来他当了皇帝,山珍海味吃腻了,想起往事,传令御厨以谷米果蔬混杂煮粥,食后大悦,每逢十二月初八,官民等一律煮食,以激励自己和国民不忘本,并赐名为“腊八粥”。

三、坐吃山空的故事

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两口是勤快人,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可它们的儿子,由于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娇惯了,虽说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却懒得出奇。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得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

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米满、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小两口吃喝玩乐,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一年的腊月初八,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

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人类也变得勤奋和智慧了。

四、妈妈给我讲的“腊八粥”的故事

妈妈熬的腊八粥,总是香喷喷的。里面至少有花生米、核桃仁、杏仁、桂圆、莲子、大米、小米、以及能买到的各种豆类,般般样样至少二十多种。

妈妈还给我讲了腊八粥的故事,大概意思是有一个姑娘特别会过日子,她每次做饭时都会抓一把米存起来,日久天长,积累了好几坛子大米。

那年,村里闹了大饥荒,很多人家都饿死了,只有这个懂得勤俭的姑娘平时积攒的几坛米,使一家人平安度过了荒年。

我那时已经是妈妈的管家小助手了,这个故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随着被岁月折叠的时光,我又从中悟出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人越是在条件优越的时候,越不能铺张浪费,才能留住一生的福气。

五、腊八蒜

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叫“腊八蒜”。就是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据老人讲,腊八蒜的蒜字,和“算”字同音,这是各家商号要在这天拢账,把这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可以看出盈亏,其中包括外欠和外债,都要在这天算清楚,“腊八算”就是这么回事。腊八这天要债的债主子,要到欠他钱的人家送信儿,该准备还钱。北京城有句民谚:“腊八粥、腊八蒜,放账的送信儿,欠债的还钱。”后来有欠人家钱的,用蒜代替“算”字,以示忌讳,回避这个算账的“算”字,欠人家的,终究是要还的。

老北京临年关,街巷胡同有卖辣菜的,可没有卖腊八蒜的。这是为什么呢?您想啊,卖腊八蒜得吆喝吧,怎么吆喝?直接喊“腊八蒜来!”欠债的人听见吆喝心里咯噔一下,怎么街上还有喊着催债呀!所以腊八蒜不能下街吆喝,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动手泡腊八蒜,自己先给自己算算,今年这个年怎么过。

蒜里面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与醋酸结合有降血糖血脂、软化血管的功效,还是治疗高血压的养生食疗偏方。但吃多了会产生抗物酶,这就会让人精神疲惫。

相关文章

  • 腊八节

    今天是腊八节,妈妈说腊八节是个重要的节日,过腊八就过年了。腊八节要吃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为了做腊八粥妈妈可花了不...

  • 腊八蒜,腊八粥

    腊八休班,自己腌制了腊八蒜,熬了腊八粥粥 上图: 腊八蒜,因为极少在家做饭,只腌制了两头蒜。 腊八粥,只有原料图。...

  • 腊八节

    腊八节是每年农历腊月初八, 这一天要喝腊八粥。腊八节,俗称腊八,是我们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的...

  • 腊八节到了

    今天是腊八节。北方特有的节日。 昨天泡了腊八蒜,煮了腊八粥。 煮腊八粥,放了大米、小米、糯米、紫米、红豆、杂豆、花...

  • 腊八节

    腊八节古已有之,以祭祀祖先神灵为意旨,形式多以熬煮腊八粥为主,也有淹制腊八蒜和腊八豆腐的。腊八粥原料各地不...

  • 茶余闲聊

    茶多酚与蒜味 今日腊月初八,传统节日“腊八节”。今日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此日开始腌制腊八蒜,这个好像在北方地...

  • 腊八节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腊八节有很多传统的习俗,如做腊八粥、腌腊八蒜……爸爸准备好了蒜,米醋、白酒、白...

  • 大寒与腊八节

    今年的大寒与腊八节重合了,没有喝腊八粥因为对这种粥不太感冒。但是做了腊八蒜,放在盛满醋的坛子里。 今年的腊八节是零...

  • 没有腊八粥的腊八节

    在我们河东地区,不管什么节都是要蒸包子、包饺子的。腊八节不煮腊八粥似乎就没有那么怪异。没有腊八粥但有腊八蒜就着吃饺...

  • 泡腊八蒜

    今天是腊八节。早晨喝过腊八粥,我和妈妈一起泡了一大瓶腊八蒜。祝我的大朋友,小朋友腊八节快乐!你们今天喝腊八粥了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腊八节——腊八粥与腊八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st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