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我看到儿子一直玩手机,电量到了还剩7%的时候,还在那里玩,却不知道充电,便忍不住说他:“手机没电了,还不知道充电,非得等到关机再充吗?如果停电了,你怎么充?”儿子却回答说:“我可以用充电宝啊。”我有些生气,便说:“我说停电是为了让你保持‘危机’意识,你看我的手机是不是很少低于50%电量的时候?。你犟嘴说还有充电宝。那么如果这个世界突然没有了电,你还怎么办?”
儿子不情愿地放下手机充电去了,等我平静下来,回想刚才那番对话时,我在想如果这个世界真的突然就永久没有了电,会有多少人能够生存下来呢?我觉得最起码年轻一代可能真没有多少人。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了,但真没多少人回去珍惜电力。我还记得小学时识字,有一篇课文教“电”这个字,其中写道:“电灯、电话、电扇,有了电真方便,电的好处说不完。”
确实,电的好处真的是说不完。在家庭生活中,电力的使用无处不在。厨房里的电器、客厅的电视、卧室的空调、屋顶的电灯、电话、电车……,这些设备的运行都离不开电,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直接或间接地辅助着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着各种‘电’所带来的便利和美好。
我记得小时候,停电是常有的事。煤油灯或蜡烛对我们来说都算是一种奢侈。我们只能在放学后趁着天亮早早地写作业,甚至有时还会借助做饭时烧柴的火光来完成作业。尽管那时候没有电子产品,但我和小伙伴们依然玩得很开心。夏天炎热时,没有空调,甚至没有电扇,我们便一头扎进大河里,泡上大半天,也能解暑。
我小的时候,人们能依靠着传统的智慧,过着快乐的生活。那时候,人们使用煤油灯照明,用柴火做饭,夏天在河边游泳降温,冬天用炭火和土炕取暖。虽然生活条件相对艰苦,但人们依然能够快乐地生活。但是随着电力普及之后,给我们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也让我们逐渐忘记了过去的生活方式。许多老工艺和生存方式在现代社会中被遗弃,甚至被遗忘,我觉得有些还是挺可惜的。
如今的孩子们,一天不碰电子产品就好像犯了毒瘾一样。他们已经习惯了电力带来的便利,却很少去思考这些便利背后的代价。比如,很多孩子做题的时候不用稿纸计算,而是用计算机计算后摘抄,看似方便了,却把开发大脑的初衷给忘了。更重要的是,很多人不懂得珍惜电,总觉得‘电’是用之不竭的,使用电拿电费就可以了,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其实,电力资源是有限的,可以使用电,但不要浪费。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珍惜每一度电。作为家长的我们,有责任教育孩子珍惜电力资源。从日常小事做起,比如随手关灯、合理设置空调温度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实际上是对资源的一种尊重和保护。比如,我每天早上下楼时,看到开着的电灯都会关掉。晚上上楼时,我只开延时开关的灯,尽量避免按常开的开关。令我欣慰的是,现在我儿子也会像我一样的去这么做。
电力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人类现在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了电,生活质量或许会回到封建社会时期,生活将变得极其不便,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危机”意识,珍惜各种资源,守护我们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希望我们都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电,让有电的好日子能够长久延续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