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想法
秋水,宛若一幅图画——读庄子《秋水》

秋水,宛若一幅图画——读庄子《秋水》

作者: 红叶问秋 | 来源:发表于2019-05-18 08:24 被阅读3次

开卷应有益

秋水,宛若一幅图画,壮美的语言就如大写意一般,将道的神态勾勒出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也算是千古名句了。

自大者如河伯,谦卑者如北海乎?因何小者自以为大,而大者自己为小?如此可以算是“道”吗?天地之间,宇宙之内,万物其必有所不足,亦必有所顺。得其顺者则应时而动,得其不足则动而终穷。故“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

如河伯者,心欲穷不变之理而以为得,故失道也。“周流六虚,变动不居”,道何有恒?故北海于是非之间,高谈阔论,终无所论。恰如河伯曰:“然则何贵于道邪?”以此而知河伯于北海实无所得。北海于河伯实无所教。待至“返其真”,则言已尽,而道未言,故必有后文也。人言《秋水》后面的故事“对全篇主题的表达帮助也不甚大,似有游离之嫌。”是不得《秋水》之义也。

如果仅仅看河伯与北海的对话,则道无法可知,无法可得。唯见其变幻莫测,是非难明。世人游于其间,除顺其自然,实无所为。然道可知可得。

“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顺言之,万物自有不足;逆言之,万物各有所用。故不论道之可知与否,万物不当自弃。何谓自弃,以他之为美,而以己之为丑,是为自弃。所谓“怜”者,美者自有其丑,丑者自有其美。“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币。”言势之不可逆。虽不可逆,却有转机之时。以之论是非之辨亦然。是非虽不可辨,亦有分辨之时。“公孙龙问于魏牟”之事,实言人当自知,自知虽难得,亦当不自大。否则则与河伯无异!“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吾将游于大道。道者,涂也,浊而不清,不可辨也。“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嚇我邪?”以俗世之累去道远矣。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世人以道之不可知也。“我知之濠上也。”以此知道也。所谓道法自然,自然而得也!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

  • 秋水,宛若一幅图画——读庄子《秋水》

    开卷应有益 秋水,宛若一幅图画,壮美的语言就如大写意一般,将道的神态勾勒出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

  • 读《庄子·秋水》有感

    关于庄子的著作,说来惭愧,只读过台湾蔡志忠先生的漫画版《庄子》一书,文言文版本的,曾买过,翻开几页字面意思过于深奥...

  • 读庄子秋水有感

    很喜欢这篇文言文读了好多遍,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相当经典了。 这就是所谓的大道至简吧,无已,无功,无名,逍遥于天地间...

  • 《庄子•秋水》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只怪自己组织还不学习

  • 庄子秋水

    季羡林 人生

  • 庄子 秋水

    《庄子 秋水》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弦歌不辍,指的是这样一种精神和信念:文化传承与人文教育...

  • 庄子《秋水》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

  • 秋水~庄子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 《庄子》秋水

    河伯曰:“然则我何为乎?何不为乎?吾辞受趣舍,吾终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观之,何贵何贱,是谓反衍;无拘而志,与...

  • 读庄子之秋水歌

    石青山 秋水时至百川灌, 大河流满直向东, 渚涯不辨牛与马, 洪波已至北海头。 河伯欣然吹牛逼, 天地之美尽在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秋水,宛若一幅图画——读庄子《秋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uq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