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死鬼的心声

作者: 高丘上 | 来源:发表于2020-01-10 20:14 被阅读0次

在古代,讲究“学成文武艺,貨卖帝王家”。对于滿腹经纶的文人来说,入仕做官是最好的出路。真正有了学问而不求功名的人,少之又少。

元朝有位文人钟嗣成,就是抱着求取功名的心态,在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影响下,求学拜师,感觉自己已经有了滿腹的治世之策,一心想要报效朝廷。

无奈仕途不顺,经过不懈努力,总算吃上了官饭,当上了江浙行省的一名掾史,可惜再也未受到过提拔。

终日的憋屈生活,最后使他悟透了官场的真面目,于是辞职回家,当教书先生去了。

钟嗣成离开了官场,但他并没有因为郁郁不得志而消沉,胸中仍然保持着文人应有的气节。于是,他写下了两首《醉太平》元曲(姊妹篇),表明了自己退居后的心迹: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绕前街后街,进大院深宅,怕有那慈悲好善小裙钗,请乞儿一顿饱斋。与乞儿绣副合欢带,与乞儿换副新铺盖,将乞儿携手上阳台,救贫咱波奶奶!”

这是一种贫而风流的生活。虽然住的是破砖漏瓦,穿的是破袍烂服,教的是贫人、乞丐,但成为穷教书先生也挺有意思。在大街小巷里讨口饭吃,如果遇到个好心的漂亮姑娘,施舍他一两床被子,给他个扎衣服的腰带,再和他谈谈情、说说爱,叫她祖奶奶都成。

这是钟嗣成的自嘲,看起来倒像个泼皮小乞丐,语气是调侃和撒泼,然而,曲中的生活正反映了元代文人“一无是处”的真实情况。

在元代,民间有句流行语“九儒十丐”。意思是说,文人的地位仅仅比乞丐高一等。很多人读了一辈子书,始终未能举士。所以,这两首元曲,不仅是钟嗣成的心声,也是大部分文人的怨怼和无奈。

在钟嗣成之后,历朝历代都有这些滿怀凄怆和不平的混世遗珠,他们和钟嗣成一样,不再苟求成为史册里的圣贤,但愿成为野史残录里的不死鬼。

相关文章

  • 不死鬼的心声

    在古代,讲究“学成文武艺,貨卖帝王家”。对于滿腹经纶的文人来说,入仕做官是最好的出路。真正有了学问而不求功名的人,...

  • 微风自选诗十首:2018(Ⅰ)

    1、怕死鬼 这两天因为吃了头孢 就听了医生老郭的 吃饭的时候 就吃饭 不喝酒 不喝酒的朋友斥责 你个怕死鬼 201...

  • 好希望温暖的怀抱,抱抱我......

    "你别闹了,还嫌那死鬼害你害的不够么?还护着他!还有那个死鬼的女儿,以后我不会让你见到她!"又是姥姥! "不...

  • 死鬼

    绿头垂头丧气地坐在古树下,回想往事。 很多事他想不明白。 为什么他被红戴绿帽,七彩小队杀的人竟然还是他? 他们是事...

  • 死鬼

    缘分真的很奇妙,它可以让两个性情不同,爱好不同,三观不同的两个女孩子成为闺蜜,见证彼此的成长,不是亲姐妹,胜似姐妹...

  • 死鬼

    到点了 地下的鬼们都伸伸懒腰走出地下豪宅 准备去人间吃顿丰盛的晚餐 他们步履蹒跚 屁股大腰围圆 这是他们每天唯一的...

  • 子不语之死鬼托言

    子不语之死鬼托言 圣人有训:子不语怪力乱神,但是今天忙里偷闲坐在案前,泡上一壶清茶,给大家讲讲从朋友哪...

  • 谁动了我的命运奶酪(1)

    活人找替死鬼(替死鬼新论) 地府改革 “阎王,现在那些孤魂野鬼找替死鬼投胎这项改革,已经通过了...

  • 民间故事:饿死鬼

    古时,一财主将剩饭倒入泔水桶中,夜里引来一饿死鬼前来吃食,财主知其是鬼却不惧怕,每天都剩下饭菜供其吃,然而饿死鬼不...

  • 枯木不逢春

    死了的人――饿死的人叫饿死鬼、撑死的人叫撑死鬼、上吊的叫吊死鬼,还有淹死的,叫水鬼。 可活着的人也是鬼,都他妈是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死鬼的心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xym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