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设立规则,需要三个前提

作者: 如水如沐 | 来源:发表于2017-02-03 22:15 被阅读48次

作为成年人,如果另一半这样告诉你:你得好好跟人聊天,别跟个闷葫芦似的,啥也不说。或者委婉一些:你要是主动和亲友沟通,今天就完美了。

你会乐意听吗?

这话得看情况,如果你刚为对方做了爱吃的饭菜,或是甜甜蜜蜜拥抱完毕,把哄得对方高高兴兴的,会乐意听的;如果对方正因这事自怨自艾,你劈头来这么一句,就是火上浇油,对方自我意识强还好说,但也未必能听进去,若是容易被情绪操控,吵架的可能性挺大的。

成年人尚且如此,如果是小孩子呢?

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大人的引导。比如玩具归位这样的道理必须要告诉孩子。那何时跟孩子讲规则最合适,效果最佳?

萌萌考试成绩不好,情绪低落,回家就哭了起来。妈妈对他说:“以后上课好好听讲,认真完成作业。”

悦悦看着动画片,见女儿经常看电视,爸爸打算管管她,把电视关闭,面对哭闹的悦悦更加气恼,吼一句:“一天只能看半小时的电视。”

小景的爸爸在外地工作,过年回来一次,小景要求爸爸抱着去卧室,几次之后,爸爸怕惯坏了她,拒绝把她送到卧室,小景大哭,爸爸说:“你都六岁了,可以自己去卧室,爸爸也想休息。”

毫无疑问,家长说得都有道理。但是选择的时机并不合适,理应爱抚情绪,再慢慢说道理。

以上几种情况,家长可以适当忍住想改变孩子的心情,选择孩子愉悦的时候提出要求。比如萌萌,家长真诚地对她的沮丧表示理解,情绪疏通之后,再一起总结经验,提出要求。

看动画片的悦悦,正看得入迷,突如其来地阻止,在她眼里爸爸是相当粗暴的。这一次可以顺着她,等她看完了,再商量每天看多长时间,以什么方式提醒。

小景的要求也是理应先满足,不要怕惯坏孩子,这个信念只会让你拒绝孩子,孩子当然很难过。如果让孩子体会到被重视的感觉,再慢慢说道理,她会理解大人的辛苦的。

设立规则的时机:

一、预告,让孩子心理上有缓冲。

纠正孩子的某个习惯或是提出要求,最好让孩子有个心理准备。

比如,孩子打游戏正嗨,家长此时告诉他,一天只能玩一个小时,现在时间到了。他的情绪突然被阻,肯定不舒服,不能顺利接受家长的要求。

二、孩子体验积极情绪时

当孩子开心、满足、期待时,家长适时提出要求,孩子接受的可能性远高于消极情绪时。孩子吃到了心心念念的零食,家长这时说回家先写作业,一般不会被反驳。

孩子期盼跟家长一起去做客,此时要求讲礼貌、跟人打招呼等,孩子会乐意答应的。

三、孩子体会到被重视被爱时

家长不能以自己的想法为中心,比如希望孩子不看电视,洗手时不玩水,想让孩子快点吃饭,不顾孩子反对喂饭……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只是身材小一些而已。

期望孩子尊重大人的意愿,首先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家长精心准备了糖醋排骨,但是孩子却想吃水饺和春卷,如果家长尊重孩子需求,爽快满足孩子,亲子关系大大增进,孩子也会乐意答应家长的要求。

设立规则要先处理好双方关系,处理好关系的关键是双方情绪良好。

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孩子设立规则,需要三个前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id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