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肚子
今天,偶尔发现了一种新“病”。
给自己一对症,嚯,我竟然病得不轻。
此病,称为"松鼠症",也叫囤积癖,也算是一种心理性疾病。
它是指喜欢购买、收藏、囤积一切"某天可能会用得上"的东西,从而由此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哪怕这些东西压根就不怎么有用。
说起来,这囤东西也是人类的本能,当你拥有的东西多于需要的东西时,你就会特别有安全感。
但是,难以克服的囤积却是一种精神上的障碍,被称为“松鼠症”。
想着“每个东西都有价值”、“总有一天我会用得到”、“等我瘦了就能穿下去了”、“可以存下来留给我的孩子”……
于是,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你拥有的物品便远远超过了正常使用的需求,空间被用不上的东西填满,甚而影响到了生活质量。
颠覆百万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强人生整理概念“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说:
“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能够放开执念,人才能更有自信。”
仔细想想,家里的衣橱基本上塞满了一些我美其名曰“经典”的衣服,这几年因为身体的膨胀,让衣服们都变得瘦小了,可依旧在膨胀的身体却还想再回到这些衣服里面去,所以便一直收藏着。
新的衣服想进衣橱,旧的却不腾地方,致使衣橱永远塞得满满当当。
2021年8月 肚子于博山
除了物质上的囤,还有精神上的。
看到一篇文章有兴趣、但没有时间看,先收藏起来;朋友推荐一部新剧,先下载下来;被一本书吸引,先买下来……
想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息,相信总有一天会看的,我一定能从中学到点什么,虽然不知道那一天什么时候到来。
这种被称为“知识松鼠”。
其实,我们收藏了很多书单,能看完的、看完又有收获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本;
想学新东西,先下载很多学习资料,却腾不出时间真的开始学;
想运动,收藏了很多运动教程,又始终被其他事占用时间……
……
而今已经行将花甲,如果说前半生是不断追求、不断获得的过程,那么后半生的功课,就是学会拣选和放下。
假设“明天就是生命的终点”,去发现哪些东西该舍弃,哪些东西该珍惜。
加速物品的新陈代谢,才能唤醒空间的生机;留出舒适清爽的空间,才能为自己建立简单、精致、有品质的生活。
这道理,我比谁都懂,可就是难以做到。
看来我这“病”呵,真得看医生了!
不过,治疗我的病,别的医生医术真不行!
只有我,能救得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