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新解-钱穆

论语新解-钱穆

作者: lasyjobs | 来源:发表于2018-04-23 08:03 被阅读0次

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终,指丧礼言。死者去不复返,抑且益去益远。若送死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故当慎。

追远:远,指祭礼言。死者去我日远,能时时追思之不忘,而后始有祭礼。生人相处,易杂功利计较心,而人与人间所应有之深情厚意,常掩抑不易见。惟对死者,始是仅有情意,更无报酬,乃益见其情意之深厚。故丧祭之礼能尽其哀与诚,可以激发人心,使人道民德日趋于敦厚。

儒家不提倡宗教信仰,亦不主张死后有灵魂之存在,然极重葬祭之礼,因此乃生死之间一种纯真情之表现,即孔子所谓之仁心与仁道。孔门常以教孝导达人类之仁心。葬祭之礼,乃孝道之最后表现。对死者能尽我之真情,在死者似无实利可得,在生者亦无酬报可期,其事超于功利计较之外,乃更见其情意之真。明知其人已死,而不忍以死人待之,此即孟子所谓不忍之心。于死者尚所不忍,其于生人可知。故儒者就理智言,虽不肯定人死有鬼,而从人类心情深处立教,则慎终追远,确有其不可已。曾子此章,亦孔门重仁道之一端也。

白话试译

曾子说:“对死亡者的送终之礼能谨慎,对死亡已久者能不断追思,这样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于笃厚。”


一点想法

对死人的态度也是品格培养的一部分。

相关文章

  • 2017年的读书笔记

    第44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第43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 论语新解-钱穆

    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终,指丧礼言。死者去不复返,抑且益去益远。若送死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

  • 论语D1: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学而篇第一·(一)(二)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 温情与敬意

    学国学的人很多,读钱穆的人不多;读钱穆的人不少,真能细致深入的很少。读钱穆的很多人只知道《论语新解》《国史大纲》,...

  • 读《论语》三达德有感

    近读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在论语子罕篇有一句,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钱穆先生的解读是: 知者不...

  • 《论语新解》钱穆——再读《论语》

    大师之所以是大师,在于他能将经典读透,并且能让一般人也隐隐约约能看透一些。钱穆先生及这本《论语新解》就是如此。 中...

  • 论语笔记D2: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篇第一·(三)(四)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论语新解6(4-6始)

    2022年5月31日 《论语》 《里仁第四》(六) 论语新解——钱穆 领读人 景彤彤 张子武 原文: 子曰:“我未...

  • 抄录《论语》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子张篇》 【钱穆《论语新解》】子夏说:“百工长日居在肆...

  • 晨读钱穆先生《论语新解》

    对《论语》的白话译释,读过多人的版本,杨伯峻《论语译注》、《傅佩荣解读论语》、南怀瑾《论语别裁》等(于丹的《论语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新解-钱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ck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