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苏州吊诡的天气还有不见天日的雾霾让我不时想起儿时记忆里的老家,而近年来快成为人们口头禅的房价让我越发还念那个被田野环绕的老房子。
老房子在村子的东头周围,随着旁边房子的拆迁,老房子环三面菜地。

小时候很喜欢下雨天,每每下雨,我都会在房子里乱窜。
“奶奶,灶台边漏雨!”
“奶奶,床边漏雨!”
“奶奶,沙发边漏雨”
......
我一边报告,奶奶一边拿着各种各样的盆过来接雨水边说:“丹丹你把这几个地方记住啊,等天晴了让你大伯过来翻一下屋顶的瓦片”
黄的、红的、绿的盆被放在老房子的泥地上,就像灰黑的地上长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雨天的时候吸收的天地精华,而我会想象自己是花仙子在“花丛”里“翩翩起舞”。夏天的时候,奶奶会在门口长一些超大叶子的植物(我已经忘记叫什么了),我会抱着猫咪躲到大叶子下面盯着外面的一根根雨线,也不知道为什么记忆中的这些雨都是彩虹色的。
天晴了,大伯从村子西头走过来,从屋里搬出了大木头梯子,攀上屋顶翻瓦片。屋顶瓦片前面有一个和老房子走廊一样宽的平台,平台外面贴着镶嵌了彩色玻璃的石块。我怕高,外加家人不允许,所以我从来没有爬到平台上过;但是我喜欢那些彩色玻璃,尤其阳光下他们就像宝石一样耀眼,所以大伯到屋顶后,我就悄悄地攀到平台那个地方,然后趴在梯子上静静地欣赏者这些“宝石”,可是现在我长大了,没那么爬高了,这些“宝石”也都掉光了。

我每年都很期待三伏天的到来,外面太阳越好,家里的积水就越严重,人也愈发霉了。
一般家里人会根据每天19:30和我同名的阿姨播报的天气预报选一个未来三天都艳阳高照的日子,然后早上八九点开始我会把家里的各大扁担,三轮车等等都拉倒老房子前面的晒场上,然后把家里各个柜子里的衣服都搬出来铺在扁担上。
铺放的过程就像是寻宝,每件衣服每样物品都要过我的手,看到妈妈的好看的衣服就偷偷地套在身上转几圈然,内心甚喜几乎忘记了当时室外三十大几度的高温。小时后我穿的毛衣都是妈妈亲手织的,所以有个竹篓里全是毛线球,我很喜欢这些五颜六色的毛线球,猫咪也很喜欢。猫咪在毛线球里一躺睡一天,而我能够一天都在把毛线拆散然后再绕起来。
这样三天下来,衣服潮气晒没了,人的霉气也晒没了,那几天仿佛是全年最阳光最温暖的日之了。
但是老房子里面就是另一番情景了,仿佛晒场是晴天,房子里却在下雨。一般这段日子我在家里乱窜的时候都能发现老房子里的有些地方是干的,我尤其记得在爸妈房间的雕花床的东北角就有那么一块地方,不管其他地方湿地积水,那块地方永远是干燥的。
我记得爷爷还没有去世的时曾经说过,整个村子是建在一个坟场上的。当时建房子的时候,爷爷记得在晒场的东边就有好几个棺木被挖到的。
打那个时候起,我就暗暗在猜,房间里的这块地方不受潮会不会就是因为......每每想到此我心里都暗暗打颤不敢多想,但是得不到准确答案又忍不住去想,想到了倒是一点都不怕了,我想我现在特别爱看恐怖片是不是就是当时练就的心理承受力。
老房子还在,只是越来越残破。奶奶还住在里面,只是从五个人住变成一个人住。从初中离开农村去市里读书,到大学到苏州定居,在老家的时间越来越短;外加上常年不在家,原来的房间已经不能住人,每每回家都是住在亲戚家里,对老房子的印象也越来越模糊。
最近听说老家的房子要拆迁了,对于老房子的记忆居然慢慢地清晰起来。所以把这些写下来,怕岁月冲淡了记忆,凉了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