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变量》读书笔记

《变量》读书笔记

作者: 小飞侠喵 | 来源:发表于2019-04-16 17:21 被阅读0次
《变量》  何帆

第一章  怎样观察一棵树

❤ 如果我们知道河流不管如何最终一定会汇入大海,就会拥有坚定的方向感。

❤ 歌德说:“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比不上观察。”

❤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有高低起落,普通人会忽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历史进程的联系。社会的变化太快,人们感到力不从心。骤然面对急速变化的时代,人们自然会感到无助。

所以你才需要历史感。历史感能让你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和他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也和历史的进程息息相关。只有拥有了历史感这双特殊的慧眼,你才能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历史之中,感觉到自己在冥冥之中和过去的历史联系在一起,你对活在当下的感受才会更加真切。

历史感是一种通过知识的积累、长期的思考、细致的观察、突然的顿悟形成的直觉。

❤ 观察历史也是一样,你必须学会找到一种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印象。古时候,人们很少走出自己的部落或村庄,那是不得已的事情;现在,人们很少走出自己的圈子,这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互联网把我们又变回了“洞穴人”。你认为在“朋友圈”里刷屏的文章,可能在另一个圈子里根本就没有人看。你不了解的圈子,可能其人数和影响力远远超乎你的想象。即使在同一个圈子里,人们也很少发生紧密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就像参加同一场演唱会的观众,无非是开场的时候来,散场的时候去。在圈子时代,人们变得更加孤独和漠然。虽然你每年都经历了很多事情,也听到了很多消息,但是,在你的部落之外,在你的目力到不了的地方,正在发生着一些更有意思、更有价值的事情,那些事情通过千丝万缕的联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你的生活。

❤ 你只有在树林中才能见到碧绿的树叶,这片树叶一定连着树枝,树枝一定连着树干,树干一定连着根系。你不可能在天空中见到一篇无依无靠且还能自由生长的树叶。最了解树木的人看到的并不是一枝一叶,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片森林都会成为他的朋友,他会比一般的人更懂得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每一株职务为了生存而适应和创新的智慧。

美国作家梭罗说:“人们只能看到自己关心的事物。”的确,对我们来说,没有观察到的事物就等于不存在,但同样地,那些能够被观察到的事物才是属于我们的。

用过去的确定性去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你只会变得越来越悲观。我们之所以悲观,正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的那些漠视似乎都不管用了,不管是增长模式、商业模式、就业模式、教育模式,还是管理社会、管理全球经济的模式。

❤ 在我们这个时代,稀缺的不是信息,而是对信息的筛选。

如果你观察过去3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只要去看三个最重要的推动力就行:工业化、城市化和技术创新。中国去过只有第一产业,也就是农业。工业化带动了第二产业,城市化带动了第三产业,而技术创新改变了所有产业的面貌。我们似乎对着三个推动力已经非常熟悉,但很容易低估它们的潜力和复杂性。

第二章  在无人地带寻找无人机

在创业阶段,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寻找应用场景。寻找应用场景有三个步骤:一是选择,二是适应,三是改造。选择是指在少有人注意的边缘地带、交叉地带往往更容易找到新技术的应用场景;适应是指在你找到应用场景之后,必须根据场景和需求调整技术;改造是指在无人地带,新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先行优势,掌握更多的信息,为更多的普通人赋能,并进一步创造出的新的需求,直至重建一个更生机勃勃的生态系统。

☆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 “群众路线”是一种整合了“工程师红利”和“市场红利”专注于应用技术的快速应用,再从应用技术反作用于核心技术用强大的市场历练诱使核心技术与自己一起演进的战略。

第三章  老兵不死

△ 创新没有止境,但传统定义了创新的底线。

△ 旧的不一定是过时的,旧事物中同样蕴含着创新的基因;新的不一定是更好的,甚至新的并不一定是新的,创新不是简单地弃旧扬新,而是不断地回到传统,在旧事物中重新发现新思想。

第四章  在场市场遇见城市设计者

为什么要教学生去盯梢呢?为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何志森说,跟踪是连续的观察。你要是能学会停下来、慢下来、趴下来,就能看到以前看不到的细微之处。处处留心皆学问。

第五章  阿那亚和范家小学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重建社群的新变量呢?这是一股由多种力量汇集而成的激流。第一种力量是丰裕社会,第二种力量是择邻而居,第三种力量是网络连通。

在丰裕社会里会出现一种反思。中国先是经历了资源稀缺时代,而后是高速增长时代。在这两个时代,流行的社会观念都是要想狼一样顽强而凶残地抢夺更多的资源,丛林法则成了一种道德信仰。如今,人们发现,在丰裕社会,私人财富虽然增加了,但公共产品变得更加稀缺。这是丰裕社会特有的烦恼。在这样的丰裕社会,一个友善、互助的社群对人们幸福指数的提升变得更为重要。

择邻而居已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人是一种环境动物,当外在的环境发生变化,人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所以,和什么样的人住在一起很重要。这就是为什么阿那亚的业主会说,他们在北京开车的时候会很暴躁,但回到阿那亚就不会抢道、鸣笛。过去,人们能选择的是自己工作和居住的地点;如今,人们能够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邻居,这尤其体现在购买度假房和养老房的时候。这样的社区事先就有一种筛选机制,因此居民之间更容易形成认同和信任。

网络帮助人们以线上方式加强线下协作。看起来,网络让人们更沉湎于虚拟世界,脱离了现实世界。事实上,网络加强了人们在线下的交流。阿那亚的业主群让“村民”不住在“村”里的时候也能互相交流。在群里发言交流的成本低,陌生人之间通过频繁曝光的方式迅速互相熟悉。在线上你可以只展示自己的一部分,剩下的通过人的想象自动补足和美化。距离不仅创造了美,而且增加了彼此之间的吸引力。

著名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提到,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社会环境是由同龄人组成的社群,并不是父母。孩子是要和自己的同龄人一起长大的,他们更在意自己在同龄人中的社会地位。他们向同龄人学习得更多,对父母的建议只会则有用者而从之。老师之所以能够影响孩子的成长,不单单因为他们是老师,还因为他们是“孩子部落”的“酋长”,他们能影响“孩子部落”的行为规范和游戏规则。

未来最成功的人是终身学习者,跟有没有上过大学没有太大的关系。

♡ 太阳的最后一缕光芒,照着北京城冷冷清清的建筑工地,照着小区里踢足球的孩子们,照着回巢的鸽群,照着疲惫而焦躁的车流,照着阿那亚海边孤独图书馆白色的墙壁,照着一队从北往南飞的大雁,照着在聚龙小镇跳广场舞的男男女女,照着苟村文昌宫旁边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摆龙门阵的老人,照着村头被山洪冲垮的断桥,照着山坡上长得稀稀拉拉的玉米地,照着寂静不语的青山,照着时而呜咽、时而沉默的菖溪河,照着停在路边野花上的一只黑色蝴蝶。

太阳既不留步,也不赶路。它像雪花一样寂静,像清风一样拂面。它看到了世间的一切秘密,却只是无言地照在所有幸福与不幸的人身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变量》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uz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