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窗上的苍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没有的。
有时,在经历了一波忙碌之后,我就会感觉自己像玻璃上的一只小小昆虫,前途一片光明,而我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口。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近年来,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 ,很多时间都是在忙碌中度过的。有那么几天忙到心力交瘁;有那么几天忙到废寝忘食;有那么几天忙到感觉不到自己是否还活着。但是又有那么些瞬间喜欢这样忙碌的生活 ,喜欢这样忙碌而充实的感觉,忙碌让我感觉到自己活着还有意义,充实让我感到快乐。忙碌中的人大多无法感知到自己的忙碌,只有在停下来休息时才感觉到些许疲惫。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好像渐渐地磨平了我的棱角。不再为一点小事伤心动怒,也不再为一些小人愤愤不平。更多的时候,是以一种中庸的心态面对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或许就是当下所说的佛系心态吧!有时觉得这样的自己好像很没志气,想过一种平淡的生活,安安心心,简简单单,可以做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做一凡人,此生淡然,但又会不安于当下,觉得自己一颗躁动的心始终无处安放。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或许忙碌是一种幸福,忙碌的生活让我没有时间去体会痛苦;或许奔波是一种快乐,四处奔波让我真实的感受到生活;或许疲惫是一种享受,精疲力尽后让我无暇空虚;或许坎坷是一种经历,风风雨雨后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人生真谛。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有句话说:“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 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生活中便烦恼遍地;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而我因为习惯性的去分析人物心理,社交心理,人的性格……到头来,把好些事情看得太通透,反而阻碍了自己,自寻烦恼,反而不如什么都看不透看不懂来的好。所以有时我就选择装傻,傻着幽默(逗比),逗着逗着发现原来装傻也是没用的,还是会不经意间就走心了,就看通透了原本特意去忽略的那些事物。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有时候自己不是忙碌,是在“盲碌”――表面上看起来很忙,其实是在假忙,忙到头来一无所获。有人说孤独的人才会假装忙碌,而我不知道我是因为孤独才去“盲碌”,还是在“盲碌”中感知到孤独。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大学以前的我,作为一个上进的大好青年,会挤出很多的时间,把所有的要做的事都安插进时间的空隙里。初三时候,有次在和我的英语老师(也是我们学校的女副校长)在她办公室闲谈时,她问过我:为什么我感觉你和大多同学一样该玩就玩,也没多刻苦学习,成绩为什么一直那么好,而那些比你刻苦的人,成绩反而没有你那么好?而且为什么别人都做不完的作业你总是能够做完?你的时间也没有比别人多。我真的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就给她回了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会有的”。这句无意间蹦出的话在后来激励了我好一段时间,总想着既然我话都说出去了,那我就真的把空余时间都利用起来,用现代流行的话语来说,叫做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这点在像新西兰、英国、法国、德国、以色列等欧美人身上体现得很好,在地铁、在公交、在草坪上、在公园长椅上……就连休息空余时间他们也在阅读,在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对于我来说,我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习惯一直维持到高中,我的自控力在那几年里是非常强的。看着满满当当的日程安排,心理充满了满足感,想要达成的目标一个又一个的推进,想要做的事一件件去完成。那时候的我很快乐,整个日子过得忙碌且充实。知道我的人,都会认为我是一个有着理想抱负的正能量的人。那时候的我感觉很快乐,总觉得自己与庸庸碌碌的人不一样。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好像是最好学的时候,不做题不看书都觉得难受,觉得总是缺少了点什么,会不安,会浮躁,只有学习时才觉得踏实,飘着的心才有处安放。就连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都要做套生物试卷才觉得爽快。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也许那时候的我是借着青春的年少,无所畏惧,有点狂傲,有无限的激情,有很多的梦想想去实现,有坚定的目标和理想,敢想敢做敢担当,才会有那般的忙碌而充实的生活。要是换作现在的自己,完全做不到像当初那样的上进,那么无所畏惧,那么的惜时奋进,自控力那么的强大。
现在的我,成了当初自己最厌恶的那一类人。现在的自己有点颓废,不上进,畏畏惧惧,平淡无奇,不再豪情万丈,不再充满活力和激情。会拿忙碌来掩盖自己,其实那都是瞎忙;没有真的去把一件事认认真真的做好,把一个个目标去达成。甚至忙到最后发现只感动了自己,然后再埋怨命运不公。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多少阅读过的书籍,转眼就已经忘记了;知识记了很多,却好像仍然没有建立起什么亲密关系,再次见面依然互不认识;要考的证,考了多次还是失败了。层出不穷的意外打断了计划,原本的坚持逐渐一点点消失殆尽。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但是,作为时代青年,迷失之后当然还是要再次开始。短暂的郁闷之后,还得雄心勃勃。但又发现,似乎结局都如出一辙。当别人问起来学得怎么样,也只能勉强的笑笑,皮毛而已。只有自己知道,这真不是自己谦虚,真的只是皮毛而已。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在坚持和放弃中徘徊,在徘徊中挣扎,在挣扎中抱怨。我们总是习惯于抱怨上帝的不公平,而上帝却从不抱怨人们的愚昧。
说到公平,其实这个世界上最不公平的事情就是:你对别人越好,别人就越不会在乎你。为什么生活中你会发现别人越来越不把你当回事?因为你太好说话了。什么事情,别人一找你就答应;什么东西,别人一借你就给。这样你就变得没那么珍贵了。所以除了说YES之外,还是要偶尔说一下NO。学会说NO很重要,拒绝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去学习。亲和力固然重要,但有时人的价值,却是靠拒绝而来的。拒绝,可以让人变得更珍贵。
注:当我们的青春无处安放,就学着去沉淀自己。试着随想随记,当某年某一天再打开这个随想录,或许会觉得这时候的想法和行为极其的幼稚可笑,但不在乎了,成长过程总是存在着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总有一些不堪回首的过往。
当青春无处安放――(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