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读《道德经》 第三章

我读《道德经》 第三章

作者: 煮史问道 | 来源:发表于2017-03-16 07:51 被阅读15次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读《道德经》仿佛有点儿读微博段子的感觉,因为老子惜字如金,一章就那么百来个字,恰恰符合今天微博、微信、QQ说说的特点,但是千万别误解,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老子所著道德经通篇的连贯性非常强,前后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藉此可见,老子绝对是文章高手。

在第二章中,老子第一次抛出了“无为”以及圣人(得道高人、明道之人)的行为准则,紧跟着在第三章中老子进一步深入地继续深度、广度地阐述了这两点。

此外,精致短小的章节,通常都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论道或者论德,另一部分则是给出了圣人行为准则(当然偶尔也来个反面典型),藉此告知世人,这些道该如何去实践。

事实上,这也就是《道德经》历经数千年依然经久不衰,受到追捧的原因之一。

《道德经》的这种伟大,就是从“道”与“德”的角度出发,见微知著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某些一定会发生的现象。于是,老子虽然生活在春秋时期,但是却于数千年之前就知道今日世界会发生的一切。

当网络上的几个小红人为了博取眼球制造热点在不遗余力地折腾着的时候,老子骑在了牛背上,慢慢悠悠地道出了“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尊尚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

其实老子在数千年之前先知先觉所预见的现象,不仅仅只是发生于互联网上,在学术界,在知识分子层面,这一现象或许更为突出。少数颇受社会尊崇的高级知识分子,也常常语不惊人死不休,而他们这些行为的核心动机,大概也是博取知名度,以期进而扩大影响力,从而在商业社会的洪流中可以攫取一些利于自身的方方面面的利益。

《道德经》的第三章,在深入阐述“无为”、“无为而治”以及如何实现无为而治的圣人行为准则。

老子除了强调不要尊宠虚名,以免让天下人为此不择手段地追逐之外,还提出了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要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让其顺着物以稀而贵的方向,影响了社会风尚。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把这句话讲得更直白一点就是:不要整出一些奢侈品出来,因为这些东西将很容易被人所追逐,所惦记,人们会不择手段地去获取。

当所有人都在奋发努力却不为温饱,而只是为了一只lv,为了一块欧米茄,为了一辆宝马的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需想象就知道社会会成为一种什么景象。所有一切或平凡或伟大的思想,都将被奢侈品所替代,其追逐的滚滚洪流将席卷一切,老子将这些现象定义为:背道而驰。

老子在第三章中所谈及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名,虚名;一个是利,奢侈品一般的利。那么这两者就构成了老在在道德经中所反复多次提及的“欲“(欲望的欲)。所以老子紧跟着就提出了一个非常伟大、非常现实的关于欲望的观点:”不见可欲,使民不乱“(不要显耀、炫耀会引起人们贪心的事物,从而确保民心不会迷乱)。

衣食住行方面的基础需求一定与奢侈品无关,所以,这些基础性的需求也就与老子所定义的“欲“无关,由此可见,《道德经》中的所定义的”欲“有多么精准而现实。

精神层面的“欲“则在《道德经》中被老子定义为了:虚名。追求虚名的行为,属于”欲“的范畴。

以上两个方面就构成了道德经中反复提及的“无为“、”无为而治“。我们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道德经在后面的章节中还将数次提及无为而治,其所囊括的面将被逐渐放大,被逐渐完善。

综合总结描述一下就是:不要尊宠那些虚名,这样人们就不至于不择手段地去追求那些虚名;不要整出那些天价的奢侈品,不要让那些奢侈品成为风尚,这样人们自然就不会打破头地去追求那些东西。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才能做到?怎么去实现这一“无为而治“呢?

老子再一次给出了圣人的行为准则。

圣人行为准则之四(前文讲过,将延续这个编号):让人们填饱肚皮,吃饱,并尽最大努力排空了他们的心机;

圣人行为准则之五:强健人民的体魄,让他们过健康的生活,最大限度地疏导削弱他们之间名、利、欲方面的各种竞争;

圣人行为准则之六:让人民不要去自以为聪明,追求逐利被欲望牵着走,不自以为是地耍小聪明,使其一切顺自然天道而行。

对于统治阶级而言,道德经认为,在治理方面,如果能遵循这些圣人行为准则,那么天下就实现了大治;对于广大民众而言,道德经认为不要去追逐虚名,不要被奢侈品这样的“利“而牵着鼻子走……

����[bA

相关文章

  • 对《道德经》中“不争”的理解

    读《道德经》,发现老子很是强调“不争”。“不争”这个词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七次(第三章、第八章、第二十二...

  • 开始练字,坚持打卡3

    道德经 第三章 尝试中……

  • 《道德经》第三章读后感

    读《道德经》第三章有感。 什么是无为而治? 老子在他的《道德经》里,大多时候是用宇宙观来诠释他的治理观。 他一直强...

  • 读经典,润心灵(3)

    作者:三吉 《道德经》第三章 圣人之智 读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 张秋珍践行第344天20220513

    1、赞美:马仁和老师真是大格局,早读,古法读书读道德经第三章,我鼓足勇气读了一下,得到了马老师真诚指导,特别感恩,...

  • 给女儿的信|Day19:人有自然而然的动力

    境萱: 今天是周三,每周三晚上妈妈都安排了道德经与家庭教育研学营的线上课,今晚洪新老师来讲第三章。 第三章,你也读...

  • 一年读一遍《道德经》

    一年读一遍《道德经》 到今日我今年又读了一遍《道德经》。 我读《道德经》不知有多少遍了,我估计不会少于18次。真的...

  • 【道德经】第一章:妙,不可言

    面对面诵读《道德经》活动第四次,正式开始逐章讲解《道德经》原文。 1 我注《道德经》or《道德经》注我 我读《道德...

  • 我读《道德经》 第三章

    《道德经》第三章原文: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

  • 论语难

    去年我背了道德经,今年背了大学和中庸,到了论语就背不了,总觉得不好背,而且不容易理解,现在是读,读到第三章竟然都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道德经》 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ld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