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已逝,回归本我

作者: 俺在红尘 | 来源:发表于2018-03-21 00:29 被阅读702次

看过电影《芳华》后,心情一直压抑沉闷。虽然生于七十年代初的我们幸免于那场历史灾难或者叫经历,电影里诡异、荒诞的氛围还是让观者很不舒服。

就像《唐山大地震》一样,冯小刚的好几部电影都在试图表现一些人性深处的东西,大社会环境下人性的爆发。无关历史也无关政治,仅仅是作为社会一员的独立个体的最原始的人性。

沿袭一贯的习惯,在看过电影之后我又找到作者严歌苓原著细细地慢读。对于好多经典改编的电影,先不说那些被无良导演改编的面目全非的好作品,即使导演很是尽力地尊重了原著,十几万、几十万字的书用短短的两个小时去表达和演绎,难免顾此失彼,看的人意犹未尽或一头雾水。

芳华已逝,回归本我

果然,严歌苓原著里很多东西远比电影生动和深刻。作者运用诙谐幽默、不乏辛辣的笔触,在12多万字的小说里,把每一个人的个性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抛开那个不好言说、不敢评论的特殊时代背景,单纯以文学的角度去评价文字,严歌苓的文笔堪称经典。一如她的《陆犯焉识》和《小姨多鹤》。描述的细致,用词的尖刻,是我欣赏的那种“一针见血”、“一剑封喉”式的侠士风格。

小说以雷又峰——刘峰为主线,通过对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电影里的更名何小萍)、萧穗子等文工团伙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本世纪的二零一五年近四十年的经历描述,反映性格各异的每个人在大时代变换和命运流转间的人生百态。

芳华已逝,回归本我

1.好人刘峰

这是一个谦卑、平凡、心无城府的好人。只是让我惊讶的是,历史如此惊人地相似。在严歌苓的笔下,那些又红又专的岁月里,“好人”居然也像我们所处的这个年时代一样成为“没出息、没本事、没脾气”的代名词,被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后,还要被不时地调侃一下。

这是人性使然,也是人性的悲哀和残忍。

一直到直肠癌去世,刘峰一生多数表现着一个“好人”该有的模样: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劳模的姿态活在战友们心中。房屋地板的修修补补、食堂垃圾的清理、甚至像我们的母亲一样,专捡煮破皮的饺子,他被一大堆的荣誉勋章和证书高高地供在神坛上,发扬着老祖宗“孔融让梨”的风格,直到“触摸事件”的发生。

小说中的“我”即萧穗子,和所有的受过刘峰之恩惠的战友一样,怀着一种诡异复杂的心理,等待刘峰从神坛跌落的那一刻。

雷锋不需要有七情六欲,否则不能称其为“雷锋”,雷锋的日记里,只应该有做好事的记录,不应该有青春期荷尔蒙冲动的痕迹。

“触摸事件”改变了刘峰的人生轨迹,余生穷困落魄、孤魂野鬼般地度过。也让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四个战友后半生落下挥不去的阴影。

不变的是刘峰的人性,即使没有组织上荣誉于无形中之监督,他依然乐善好施,极力地去挽救海南偶遇的风尘女子(这是小说和电影的不同),看望住在歌乐山精神病院的何小曼。而他赖以生存的手段是贩卖盗版淫秽光盘,习惯以“二流子”形象示人的某公子,却混成了第一批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何其讽刺。

刘峰平静地离开了,没给任何个人和组织添丁点儿麻烦。如果说力讨赖以维持生计的那辆破三轮车算得话,仅此而已。

这是一个因为越战丢了一只胳膊的好人的结局,默默无闻,自生自灭,无人问津。

只是因为在荷尔蒙的激情中“触摸”了一下,从此万劫不复。

2.绿茶林丁丁

严歌苓辛辣的笔尖下,萧穗子毒辣的目光下,我见犹怜的小白兔林丁丁体无完肤。用时下流行的一个词最能形容她——绿茶。

她可以无辜地装天真,可以游刃有余在送两块不同手表的追求者之间,精准地计算着每天戴哪块手表约会,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别人的照顾,单纯地听不懂某句话的含义,却在“触摸事件”后,权衡利弊后不惜一切保全自己。

小说里的林丁丁在经历了两次婚姻不幸,放下了首长儿媳妇的包袱,破碎了歌唱家的梦后也豁然开朗了起来,脱下了乖乖小白兔的伪装。

也许,有些人只有经历些什么,才可能活的通透明白。

3.傲娇的郝淑雯

军区首长的父亲,让郝淑雯有傲娇的资本,就像这个时代的富二代王公子一样,可以无所顾忌地傲视天下、评判他人。

他们的生长环境,也造就慷慨大方的性格。电影里她怒斥城管的片段,曾让我感动。“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参加过战争的英雄吗?(对待手无寸铁的百姓)”她哽咽的质问令我一度哽咽。

4.卑微的何小曼(萍)

这是一个和刘峰一样,原生态家庭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童年成长期的经历形成卑微而叛逆的性格。知识分子父亲在那场运动中深受刺激,买给女儿的两根油条钱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父亲自杀后,何小曼随改嫁的母亲到继父家(电影里父亲平反后回了家),卑微地过着“拖油瓶”的日子。受尽了继父、保姆、弟弟妹妹的冷眼和母亲委曲求全的冷漠。

在文工团,她的不入流引来其他人的愚弄和嘲讽,甚至是侮辱。(电影里的照片事件、小说里的胸罩事件。)

所以,刘峰的“雷锋式”帮助,唯一可以感动了她。只有她识得刘峰的善良。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视善良。雷锋人格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就是善良吗?

只有何小曼在一直默默地关注着刘峰。从他被处分到最终离世。同病相怜也好,情愫暗生也罢,两个命运多舛的人温暖了彼此,相伴了彼此。

小说结尾,尘归尘路归路。每一个人在自省和追悔中回顾那段芳华。逝者平静安详,生者淡然平静。芳华落幕似繁华落尽,留下生命鼎盛时期的记忆,供余生品味反刍。

相关文章

  • 芳华已逝,回归本我

    看过电影《芳华》后,心情一直压抑沉闷。虽然生于七十年代初的我们幸免于那场历史灾难或者叫经历,电影里诡异、荒诞的氛围...

  • 回归本我

    我不高傲也不谦虚,我就是这样。 人选择形式来表现,而人就是那样。 事实上,人们轻易的一起欢乐,而不愿一起悲伤的制造...

  • 回归本我

    我爱藏冰从夏结, 是非名利尽悠哉。 春草初生驰上苑, 英雄达处谁言命。 再弹白雪连天起, 见辟乾坤新定位。 茹玉方...

  • 回归本我

    明朗的天空,此时太阳光洒满整个人世间,有了温暖和喜悦。只是不再有往日的阴雨绵绵,不再有寒气逼人,留下晴空万...

  • 回归本我

    人生活在大都市中,很容易迷失掉真实的我。虽然我还是一个说真话、办实事的人,可依然保持着与众不同、如荷花一样出淤泥而...

  • 回归本我

    中国是一个农村大国,纵然大众生活已逐步迈进小康层,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会变...

  • 回归本我

    所有的一切都是我意识的内容 包括我自己 当我了悟这句话时 泪流满面

  • 回归本我

    当一个人内心不平和时,就老想着出离本心,为名或者为利奔走呼号,得势后难免癫狂失神。又往往经不住挫折,只能得势不能失...

  • 回归本我

    感知到头脑中对自己思想的抗拒,而没有接纳,对外在人事物的抗拒形成头脑里的思想,然后抗拒思想,让头脑评判,真正的接纳...

  • 回归本我

    生活有苦有甜,才叫完整;爱情有闹有和,才叫情趣;心情有悲有喜,才叫体会。幸福是多样的,关键在自己的感知和体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芳华已逝,回归本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ob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