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返乡记(三十三)

返乡记(三十三)

作者: 职场女叫狮 | 来源:发表于2025-08-24 21:21 被阅读0次

在村里住久了,两个人都有点懒得回去的意思。可是不回去也不行,毕竟城里还有好多事等着我们呢?

打算九月初回家了,今天开始挨个房子深度搞卫生,首先将洗衣机从放杂物的房间搬到院子的水池跟前,每打扫一间房子就卸下床单被套和各种装饰的布衣,沙发套,窗帘等一并扔进洗衣机,趁着洗衣机工作的时候,我将房子里角角落落的地方过了一遍。那人站在跟前边打下手边说:

我现在是明白了,你这喜欢整洁的习惯从哪来的了,老两口爱干净的习惯全让你发扬光大了。

也不是吧,爸爸其实是不爱做卫生的,妈妈喜欢整洁,两个人为此拌了一辈子的嘴。爸爸嫌妈妈太讲究,妈妈嫌爸爸太不讲究。年岁大了,互相才勉强接受。外交的事爸爸做的多,家里的事妈妈也不再抱怨。

我这一段在农村住,发现这个村子里很多人家都收拾的很是齐整。完全颠覆了我脑子里农村人不讲卫生的认知。

这个我一进城就颠覆了。也不明白是不是所有的文人跟农村人有仇啊,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描写农村人不讲究的文字。

农村人和城里人生活的方式不同,农村人没有正规的上下班时间,也没有正规的工作服,生活条件再差点。卫生标准再和城里相比,好像有点不合常理。

很多人一提到农村,脏乱差就是标配,一说到农村人粗俗不讲究就是标准。我在城里和农村都生活过,这个还真不绝对。有些城里人房子乱的没处下脚的也有,有些农村人家里干净的就像没人住过一样的也很常见。

我们这个村子是个文化气息较浓的地方,这几年几乎家家户户有大学生出来,除了几家在村子里叫的上号的家庭。

每天和那人爬山时,总会碰到一对夫妻两也在爬山,他们一般走到垃圾场就回去了,而我和那人往往还要往上再走一截子,才返回来。

碰见次数多了,那人对那对夫妻不免好奇。问我,他两不劳动吗?看起来很悠闲的样子。

他们劳动啥,男的之前是山区一所小学的校长,退休后才回到村里的。据说退休工资不低,住在村里,老两口随便够花了。

说到这位老校长,就有点一言难尽了,他一生在这个村里算是个事业有成的人了,可惜他的三个儿子和他这个老教育工作者有点不搭。三个儿子中大的两个都和我同学过,不但学习不行,还很不靠谱。

大儿子喜欢周末拿个大锤子,翻墙进入学校,将所有教室和老师办公室的窗子全部打烂。

这事被看校门的人,师生多人发现,但最终没有任何处罚。无奈学校只能下令让各班周末留学生值班看着。

记得轮到我或者妹妹看窗子的时候,我和妹妹会早早的被妈妈叫起来,一人带块馍,拿上书包,去学校看窗子。我喜欢看书,妹妹贪玩,每次出门时,妈妈都要叮咛妹妹:你姐姐一看书就忘了看窗子了,你要多留心,窗子打烂了咋家赔不起。

有了妈妈的叮咛,妹妹就像得了圣旨,根本不写作业,我一催她,她就说她要看着窗子。妹妹虽然不爱学习,看窗子是真认真,她几乎一眨不眨的盯着窗子,教室周围走来走去,唯恐自己眨个眼窗子被打烂了。

就这样,我们有一次看窗子时,还是被偷袭了。“嫌疑犯”来的时候,我俩吓得一句话没敢说。他笑嘻嘻的就打烂了两扇窗子走了。

爸爸知道这事后,直接带着我俩去校长家,校长碍于面子,满口答应,让老爸不要声张这事了,他会处理好。后来窗子是学校的木工房派人来换的。

那时候小,对这其中的道理想不明白,后来才琢磨过来,这也许就是“权力,关系”的作用吧。

校长家的二儿子也和我同学过,相比老大的明着坏,老二是蔫坏。他的蔫坏表现在给老师的课桌里面扔垃圾;在老师进来前,在门上面放板擦……这种见不得人的操作。

校长家的三儿子和我一样大,和妹妹是同学,上到三年级就不上了。后来据爸妈说:校长的三个儿子就是村霸级的人物,找来的媳妇也都是社会上的混混。除了老大还算婚姻稳定,家庭幸福以外,其余两个的生活也是一团乱。老二车祸死了,死前老婆就和隔壁村的人搞到了一起,村里人私下议论是老二应该是发现妻子的事自寻的短见(自杀)。老二死了,媳妇将大家传说的邻村相好的男人招进了家,在村里过起了日子。老三去的媳妇也是个社会人。前几年村里广场舞盛行的时候,三媳妇一直是领队,据说私生活很是混乱,校长家老婆儿媳妇四人全是主力。后来老二死了后,广场舞才消停了。再后来村里也有其他的人组织过广场舞,结果都被村委会以各种形式制止了。

今年开始我们村子再没有了广场舞队,感觉整个村子都清净了。

和那人说到校长家的事时,那人说:看来校长弄权可以,但是做教育差了点意思。

谁说不是呢?我们这代人,村里家家户户孩子多,但至今算来每个家庭多多少少都要孩子考上学。校长家就是这样,三个儿子几乎都是小学水平。除此村里还有一家孩子全部没有上过学的人家,据说这家祖上就是敢下刀子的人家。和我同龄的两个儿子都坐过监狱回来,至于为什么进去的,应该是在外面犯的事,村里人几乎都说不清楚。

我们村最早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我们这个县都是小有名气的,每年考上一中的学生很多。后来小学部,初中部分开了,学校也是越办越不如之前。

今早和那人去南山的时候,旁边的中学和南边的小学都已经开学了,我们走过去的时候,听到两边学校都有人训话。听到说到最多的还是“手机”的问题。那人对我说:现在学校还管这个吗?家长自己意识不到手机耽误孩子的学生,学校再管也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你这话清醒。我笑着对那人说。我在培训机构的时候,手机的事多次和家长沟通过,一般带手机的学生家长有这么两种:一种说自己管不住,希望学校里的老师能管管;一种说孩子不带手机,家长联系不大不放心。

总之一句话,家长是默许给孩子佩戴手机的,孩子随时带着手机也在家长可以接受的范围。包括上学拿着手机,在他们看来也没什么不可以。

你看就这个思想,你让学校怎么管。家长在给孩子买手机时,真金白银的花钱都没有想清楚的事,你让她配合学校管管。这不是侮辱家长的经济实力和智商吗?

讲真,如果孩子手机不离手,在我看来家长肯定是默许的。凭我半生的经验:一个人认识不到的问题,你要让他改变是很难有效果的。

就拿前面提到的校长来说,我不知道,身为教育工作者,他对教育是怎么理解的,但从他对自己几个孩子的教育来看,他的认知上应该是否定教育的吧。至少在孩子们小的时候,他有过这种想法吧。

当然从校长现在的生活来看,应该也还不错吧。至少看起来比我的父母,这种本本分分的农民,孩子们都考学出去的人要悠闲得多吧。他有退休工资傍身,有儿子们在村里,没人敢欺负,日子自然要过的悠闲一点吧。

相关文章

  • 返乡记

    国庆返乡,虽然旅途折腾近8小时,但这么多年,从未间断过,不知怎么的,旅行的路途让人疲惫,但返乡却不会,总有一股情绪...

  • 返乡记

    近来好多事情交织在一起,矛盾、情感、事务如洪水猛兽,压得自己喘不过气——心中的大山似乎是崩塌,突然就想家了。我家很...

  • 返乡记

    驱车10来个小时回到了福建老家,每年能够提个早避开返乡高峰期都觉得是件幸福的事,今年有什么变化呢? 仔细看会发现,...

  • 返乡记

    (Ⅰ) 日前家里来了电话;清明了,该回去看看爷爷奶奶了… 提前了两天就买好了车票,是早上高铁。像平时上班的作息,一...

  • 返乡记

    十月四日,陪同我父返乡一日。老家在乡下,中国传统典型的农村,每次回去的路途都是一番周折。感谢国家的高铁建设,大大缩...

  • 返乡记

    回家第一天。 出了九江火车站,一大波熟悉的感觉迎面袭来。不得不承认,我对于这个火车站的记忆多半与父亲有关,因为很多...

  • 返乡记

    人到青中年,为人儿媳,为人妻,为人母,更是爸妈的小女儿,不再有那么多的自由自在,与随意任性,多的是一份上有老下有小...

  • 返乡记

    吾心安处是吾乡! 家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这是春节CP群里的一个小任务,一时间真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好,因为在那个当下家...

  • 返乡记

    2018年,离开家人在异地求学的第五年。 2018年,艰难的完成了毕业设计,告别了生活了四年的地方,开始在一个新的...

  • 返乡记

    年后回家,远赴千里,陕西的边陲,陕颚豫三省交界处,嵌在秦岭的一颗明珠,竹林关古镇静静地屹立在哪里。 因水而生,水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返乡记(三十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ula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