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知识肯定不是为了知道那些所谓的知识点,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见多识广,更不是把自己整成电子知识储备器。
我们学习知识更多的是要运用。也就是说,把我们的学习到的知识内化成我们自己的能力。但是如何才能把知识转变成能力呢?
我见到的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只是把知识当作知识,很少去想这些知识有什么用,这些知识和我的能力增长又有什么联系?当读书和学习从手段被当成目的的时候,内化为能力的通道也基本上被闭塞了。
知识和能力之间很明显是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知识并不一定必然会转化为能力,否则世界上也不会有那么的书呆子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讨论内化知识的目的。
要想让知识内化的能力,首先必须要把新学到的知识和我们现有的已经掌握的东西进行连接。这个有个很很简单的标准来验证,当你能把新学的知识用打比方的方式重新表述出来的时候,这个新知识就真正的和你现有掌握的知识进行连接了。当你不能准确表述,也不能把它用你现有掌握的知识打比方的时候,这时候你就要重新考虑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了。但我们所学的知识跟我们现有的知识无法进行连接的时候,这可能只是我们新学习到的知识太过碎片化或者超出了我们的认知。
当知识能和我们现有的知识进行连接的时候的时候,就已经达成了内化能力的第一步。
然后接下来就是考虑第二步,如何把知识变成行动。当然了,我所说的行动并不简单的是学以致用的行动,它具有更宽泛的涵义。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利用新学习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或者至少可以利用我们新学的知识来解释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经济学》里面都学过的生产函数。如果你觉得它仅仅只是一个生产函数,那么你几乎什么都没有学到。但是如果通过这个生产函数,可以用它来剖析我们现有国家的宏观经济问题,那么你就真的把它内化成了能力。我相信当你把生产函数中劳动力的数量,人力资本的质量,实物资本,技术和制度等因素作为切入点和维度来分析宏观经济问题时,一定是不会偏离问题实质的,而且特别会有逻辑性和前瞻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