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周冲是无意中加了一个名叫“周冲的影像声色”的公众号,最初不过是被她这个公众号的名字吸引了 ,细读下来,文章虽多关注时下热点,但多有自己的见解,是个有自己“声色”的公众号。也是因为这样,买下了她的这本新书《我更喜欢努力的自己》。
一个下午的阅读,挺愉快的,也了解到一些作者的过往,原来她曾是一个小地方的中学老师,逃离体制,完成自己的梦想,以文字为马,仗剑天涯。觉得她可以成为我的标杆,因为我也是一个小镇的中学老师,明晰她经历过的一切,小地方,小体制,最难熬不过就是那一个个观念冲突的时刻,没有知己,没有同伴,前路渺茫,你可以一眼看到你七八十岁的生活,可怕的就像地狱,愈久就愈惶恐,因为害怕自己变成温水中的青蛙,不知不觉被“杀死”。所以,需要警醒。这本书给了我许多启示。
一、你需要变得独立,变得更好。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狠狠爱自己,哪怕看起来很自恋”里,我看到的有两点:一是要美;二是要独立。
要美。正如作者所说的买10000件衣服,你为什么还是不好看。因为不好看的不是衣服,是你自己。而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我觉得她提到的“自律”十分重要,自律是唯一能够给你姣好外形的武器。自律了,你才能放下你贪食的筷子;自律了,你才能真正做到早睡早起气色好;自律了,你才能摒弃速食资讯,放下手机,拿起难懂但深刻的经典,才能完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蜕变;自律了,你才能放下嗔痴怒骂,让因愤懑而扭曲的五官舒展开了,让自己变得快乐平和。
要独立。独立的前提是你有资本:物质资本和精神资本。对的,你要有很多很多钱,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有了钱却能让你有选择,理财红人三公子不正是从因缺钱而不自由的那一刻才意识到金钱对自己的重要性,才努力的钻研理财之道,努力攒钱,攒到钱就运用自己学到的理财知识让钱生钱,然后,让自己从金钱的枷锁中挣脱,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金钱,是你实现自由十分重要的一关,对此,我也是深有体会,现阶段的我除了想努力的提高自己,尽快脱离那个小地方,更想要的是能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不用像在单位要和别人合住,不用像在家里,后母时时见不得你好,想要有一处可以清清静静的读书写字的地方,所以我需要更努力,希望可以早日实现这个目标。
除了物质资本,或许更难完善的就是精神资本了。所谓精神资本,就是你有没有属于自己的完备的价值观、世界观,能不能在纷扰的世俗世界里清醒自知,并保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很重要,早年间读安妮宝贝(庆山)的文字,清醒自知,始终贯穿她的文字,这也是我最敬佩她的一点,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此活,像杨丽萍般,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对抗世俗观念,去完成她对自己生命的期许,去看花开花落,万物生长。这也是我所敬佩的。就像现在的我,自己的梦想,未必人人都懂,但我自己知道,对体制生活的厌恶和想要挣脱,未必人人都懂,但我会坚持,对婚姻,对家庭,对生活中的种种,我始终抱着审视和警醒的态度,希望接下可以让自己的心平和下来,未必事事都以对抗的姿态去应对,我的坚持,无关旁人,这是属于一个人的战斗,或许认识并做到这一点,我才能真正的独立。
二、接受不完美的现实,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时至今日,对待生活,对待家庭,对待工作,我依然心有不平,这是需要警惕的。我还做不到接受,那又如何去改变呢?
我知道工作的环境不是我一人能够改变的,虽然那样的环境无法使我成长,但既然不能从外部汲取养分,那我也可以从内部去成长。“穷则独善其身”,古人的至理名言就在眼前。着眼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倾注所有精力去完成。内心既已决定要从事教学工作了,尽管我最终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大学教授,但现在也是积累的阶段呀!既然享受教书育人的时刻,那么,这些就值得我去努力,所幸,日常教学我能很好的完善,但这还不够,还要更深入,去挖掘生活,去解析文本,去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丰富,就算不为了孩子们,也应把自己对文学的爱表达出来。而且,真正的铁饭碗不是体制而是自己的本事,罗胖子也说过,现今的社会需要的是U盘型的人才,所以,在工作中更应该跳脱出来,完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现,锻炼离开教师岗位也能用的才能。
对于家庭,我无法去改变别人的想法,但既已做到问心无愧,那就随她去吧,去跟心怀好意但出口就伤人的亲戚说清楚,关于此人的一切我不想知道,我有做好自己的本分,但我只能按自己的计划和想法生活,无法遵从她人严苛无爱的标准,至于那些不懂尊重、不懂体谅、双重标准甚至心怀恶意的他人的想法,我无暇顾及,也不愿知道她去四处传播的那些不实的言语,此生无缘成为亲人,我想不是我的损失。
三、既要好看的皮囊,更要有趣的灵魂
这也是我在小地方小体制内深有体会的一点,因为毕业出来没有好好规划,我工作的地方是离我家乡三个小时车程的一个偏远地方的镇中学,别说和大城市比,就是跟我从小生活的四线城市的市区地方相比,那个中学包括镇上的人的思想极其封闭,在跟家长跟当地同事的接触中,我感到阵阵寒意,有些家长送孩子去学校不过是因为自己也管不了他,送去学校总比在社会浪荡好,所以不管你怎么跟他沟通孩子出现的问题,怎么希望家长可以协助教育,他始终一句话:“我们也管不了他,他愿意去读我们就很开心了。”听到这些,我突然为这些孩子悲哀,他们的人生,如果自己不做挣扎,不过是跟父母一眼的轮回,再养一个心无善意,不听管教的孩子。可怕。而哪怕是这些所谓的教育者,亦是如此,领导们想的不是好好抓教育教学,而是想方设法克扣各种费用,学生教不教育不重要,别让他退学,退学就没有相应的教学拨款了,有些领导不坐班不管事只拿钱,眼里更看重的只是家里的副业,有些老师混日子等退休,教学什么的不重要。虽然这些现象是大部分公立学校或多或少都有的,但在那个小地方却极其严重,有时候都会怀疑自己真的是在学校上班吗?无组织无纪律,没有多少人在好好教学,人们更热衷于在麻将桌上谈论八卦。年轻的教师相对比较负责认真,可是在这个地方,认真你就输了,工作会是你的,责任也是你的,还好还有这些人始终觉得起码不能对不起学生。
可是我看不到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的发展,谁能改变这个大环境呢?更让我害怕的是,我的年轻的同事们,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生活也好,安稳,平平淡淡就好,于是课余时间,看综艺,追电视剧,聊八卦,打打游戏,跟男朋友吵吵架,抱怨一下工作,吐槽一下领导。然后呢?我也喜欢这些年轻的同事们,毕竟年纪相仿,而且他们为人也都不错,可是我很害怕,害怕多年以后我们也变成另一批老教师,混日子,等退休,在电视机的嘈杂声中家长里短。突然我发现,我害怕的是没有有趣的人可以交流,最终自己也变成平庸的人。当然,也不是说那里没有有趣的人,有一位老教师特别喜欢阅读和打篮球,他可以跟你聊佛教、聊政治,他会庆幸学校打麻将的人少了,打乒乓球的人多了,他会在家挥毫书写人生,也会在课堂上纵横捭阖,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坚持。还有另一位年轻的同事,对日漫如数家珍,课余时间大量的阅读,做读书笔记,为人谦和,画着画,做着手账,有自己的小世界。可是这样的人,在那个环境里太少了,所以,在课堂上,我对着即将初中毕业的孩子们说,不管怎样,你一定要读书要上大学,不是说读书上大学有什么了不起,而是这样你才能离开这里,去另一个能够遇到更多优秀的人的平台,去遇见更多有趣的灵魂,有趣的活法,我相信,那对你的人生会大不一样。
很多时候,我觉得生活面目模糊,但是当我站在课堂上的时候,我又异常清醒,我希望我的一些些见解,可以为那里的孩子们打开另一扇门,让他们在混沌的生活里也学着思考。在那一刻,我也在思考我自己的人生。
另一个让我警醒的时刻就是阅读的时候,在他人的故事里反观自己的生活,看到周冲在自己的文中引用刘瑜的话,“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那一刻我知道,我遇到同类了,也找到对抗现今生活的一剂良药——让自己强大起来,一个人也能像一支队伍一样去战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