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9-04 农村娃进城补课:教育理应平等 焦虑不可下

2019-09-04 农村娃进城补课:教育理应平等 焦虑不可下

作者: 大崖口 | 来源:发表于2019-10-10 13:13 被阅读0次

2019年09月03日 08:09: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暑假结束了,部分农村孩子的这个“第三学期”相当繁忙,村里的到镇里,镇里的去区里,区里的赶到城里补课。据《半月谈》报道,如今,在孩子教育上烧钱不再是城市的专利,进城补课给部分农村家庭带来不小的压力和负担。

这个新现象,被不少媒体与教育专家认为是教育焦虑在蔓延,现实也的确如此。但是,从教育焦虑的“下沉”中,我们也能窥探到农村家长的观念正在逐渐变化,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升。正如记者在基层了解到的,“可以到村里上班,但必须到城里上学”,已经成为许多农村家长的共识。从读书无用论盛行导致部分农村孩子早早辍学步入社会,到暑假千方百计送娃进城补课,“知识改变命运”理念在农村地区的认同感正在走高。

农村家长越发重视孩子的教育,这当然是重要的进步。但进城补课终究并非长久之计,一方面加重了孩子的学习压力,容易扭曲教育观念,片面重视考试分数,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

“村里的到镇里,镇里的去区里,区里的赶到城里补课”,孩子从基层地区往城镇流动,恰好说明教育资源与质量存在着反向关联。越到基层地区,优质教育的供给越发不足。要“切断”进城补课链,关键还在于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供给与质量,缩小乃至抹平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让农村娃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城市同等的教育。

对此,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留住乡村优秀教师,甚至吸引城区教师“回流”,让乡村学校有能力与城区学校“掰手腕”。

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让农村地区远程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去年,“一块屏幕改变命运”成为全民热议话题,通过直播教学,贫困地区的学生和成都七中的学生同步上课。虽说不是每个地区的远程教育都能如这块“屏幕”神奇,但在教育投入仍需一个周期的情况下,借助互联网技术弥补当下农村地区教育的短板,显然是立竿见影与且价比高的方式。

让农村家长看见农村教育的变化,让孩子接受与城市孩子平等的教育机会,那送娃进城补课的家长必然会越来越少。其间所表现出的教育焦虑“下沉”现象,也必定大为改观,农村教育也才会回归理性,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20年来农村拆校运动,还有教学资源?

相关文章

  • 2019-09-04 农村娃进城补课:教育理应平等 焦虑不可下

    2019年09月03日 08:09: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暑假结束了,部分农村孩子的这个“第三学期”相当繁忙,村...

  • 侧所的尴尬和曙光

    农村人由于生计的原因,少不了要进城去。对于初次进城的农村上了年纪的老人而言,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遇到诸多的不...

  • 投身乡村 奉献青春

    佳木斯034郭玉昊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

  • “进城屌丝”如何解决中年焦虑

    -续《“进城屌丝”的焦虑中年》 在前文《“进城屌丝”的焦虑中年》分析了“进城屌丝”在中年必然焦虑的原因,那有什么破...

  • 教育现状(二十三)

    人才 能进城地都进城了 刘三还乡锦衣 三胎 能放开地都放开了 农村也不再自给自足 乡村教育孩子 体能迟迟赶不上去 ...

  • 农村人进城

    久久不能平静,是因为第一次坐飞机,哈哈。特别是在这之前,一想到要坐飞机,就想立马告诉身边的人,想把自己的这份欣喜找...

  • 农村老汉进城

    方言 故事发生在七十年代,有个农村老汉,一辈子务农,没进过城,有一天,他接到他朋友的来信,请他去城里玩。 ...

  • 农村老太进城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是家乡非常隆重的大蒜收获季。每到这个时候,家乡的男女老少全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奔赴在田间地头,那干...

  • 补课or不补课

    刚才一个朋友来电,关于孩子补课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在我看来,补课首先要去考虑几个问题 1、家庭经济情况 补课这...

  • 《我要上学》观后有感

    本片讲述了 《九年义务教育》未颁布之前,农村贫困女孩赵小莲 虽成绩优异,但却因交不起学费,而被迫进城帮她三叔干活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9-04 农村娃进城补课:教育理应平等 焦虑不可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dly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