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我是农村人,12年从县里唯一的高中毕业,9月份顺利进入城市里最好的大学(市里唯一的二本院校)。学校很小,但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开阔了视野。
由于地理原因,母校很多都是本地人,远一点省内人居多。我的大学三年,从最初的懵懂青年变成了人们眼中的‘大学生’,——白白净净的面孔上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身不算时尚但很干净的衣裳,做兼职工作时别人一看,很多时候总会冒出一句:“哦,还是学生吧”,那时候自己还有点自带高傲的沾沾自喜。大学生去工作,做不好,很多上司会说:“没关系,再来一次我教你。”;大学生回家坐火车,国家政策,半价;大学生去公园玩,出示一下学生证,半价。。。貌似整个社会都会包容、优待你。
讲讲我的那些同学(夹杂着个人观点不理解的话请你见谅)
开学的时候硕大的校门前人群熙熙攘攘,有一道风景总那么不入流的进入你的视线。很多皮肤糟黑的父母背着满载的编织袋,提着发黄的包袱行走在人群中,这样的不入流与那几个拉着鎏新皮箱着装新亮的父母形成鲜明对比。这些贫苦出身的父母是值得称赞的,他们祖辈的梦想在他们孩子身上完成了,这固然值得骄傲,送孩子来读书是多光荣的一件事啊。但不入流的我内心总有一种厌恶感不可抑制的迸发出来:他们就不能伪装一下自己吗?更或者能不能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我相信很多这样的同学都不愿意让父母来。
农村孩子很迂,信息的接触是一种禁锢状态,他们很大一部分人的社交圈子都狭小的可怜。同学于君就是这样,大学生活整天三点一线(三点指教室、图书馆、宿舍,一线食堂),这家伙单调得学校机房都很少去,倒不是说他很勤奋,大一时上微机课他让我给他申请一个扣扣号,下半年投了个兼职简历交了200块社费,后来听他说就去了一次就再也没去过,就是没时间。不上课时躺在宿舍看一下英语资料,貌似是勤奋,可最后毕业时英语四级都没过。。。现在不知道他怎么样了,估计好不到哪儿去。
农村学生把钱看得很重要。他们从不会拿钱去投资自己,有些人没这个观念,更大部分人觉得用钱投资这些无形产品会使自己局促不安(当时我就是这样,真是一个老道的“守财奴”)。我当时就是这样,看到同学自学吉他心中羡慕,但想一想钱练吉他这事就不了了之了。再然后还是那个同学买来哑铃和增肌粉健身,看到他每天晚上都定点练觉得特别棒也想着做这事,但你知道的也就是想想,现在qq空间看到这位同学肌肉满满的近照:特么的现在赶紧练还有时间。
农村学生在谈恋爱方面很保守,个人觉得有这几个方面因素:自卑的性格(由从小到大的生长环境决定);不善于表达交际;贫乏的资金等。于君就是这样一个人,高中时喜欢一个女生一直不敢表白。大学了,某一天他匆匆的对我说他向那女的表白了可那女的一直没答复。。。最后他说周六没课就去邯郸见她。可到了周六他又犹犹豫豫,最后没去成。对于资金因素,或许你会傲气地说:“那些“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拜金女给我我也不要。”但是兄弟啊,请你现实一点,没钱你怎么带女朋友吃大餐,没钱你怎么带女朋友去看电影,没钱你怎么应付ktv的账单。。。。。你说:“我有一颗爱她的心还不够吗”?屁话,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支撑起别人的生活那就是对爱情的不负责任,女生们,如果你还跟这样的人在一起那就早点结束吧。
农村学生有一种遗传性的自卑感,不认真对待会影响一生。汤君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他是我的高中同学,巧的是大学我们也在同一个城市,他大学三年一直没有交女友,每次去他学校拜访都会对我诉一番苦,觉得自己哪方面都不如人家,我说些激励他的话,他总是那句“唉,哪有那么容易。”汤君去年在西安,现在坐标杭州,问他为什么换地方,回曰:“换个地方,北方不好玩,杭州风景好。”看看人家的择业观是不是自叹不如。
农村学生,只有更深入的了解自己并努力克服自身缺陷才能长足发展。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脚踏实地的走吧,前面总有出路!
日更 (状态不佳,思维有点乱,看看就行)
2017.2.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