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月29日有感太极

9月29日有感太极

作者: Cna | 来源:发表于2020-09-29 22:53 被阅读0次

这个是米字方向缠絲,最后是有一点立圆(竖8)。

虚灵顶劲,松腰坐胯,含胸拔背,感觉上下对拉感,脊柱垂直于地面。观察手的折叠,胯的旋转(空中看8,∞,米字8),吸气(横隔膜上升),放松(横隔膜下降)到丹田,再放松至胯,腰胯劲随阴阳转换下行松沉到脚,转换时注意不能双重,(全身力量在一边为双重,要阴中有阳,阳中为阴。例如:重心九分左腿右手一分或八二,七三分)尾骨要与脊柱一条线,有利气息流动(所以不能跷臀,要收会阴,敛臀),尾骨要虚对脚跟,圆挡,松腰坐胯才会到位,气才会有胯下行到脚跟的感觉,到达脚底有扭动的劲力。手合为吸气,胸合背开。手开为呼气,胸开背合。手上为吸,手下为呼。

无论马步下蹲高低架,坐胯时,两胯要 虚对脚跟,(环跳穴虚对湧泉穴),膝盖一点不着力(这样就不会受伤),低架马步下行脚的劲力会大,高架子螺旋劲会小一些,随个人身体状态选高低马步。

高架马步大多是高低架都经历过的选择(如老师。)

呼吸自如,打拳快慢则自如。

初学者高架易形成尖挡。

所以,谢明老师讲,低架子是开胯,脚劲力上行劲大。低架马步如果起身起不来,腰胯旋转,胯与腿处折叠,脚跟发力就起来了。养生先练脚发力,再胯蹦弹发劲。

脚也是有内感的,8,∝,脚底,湧泉肾劲返上行,由脚跟上行于尾骨,尾骨要发力,才会上行督脉,夾脊穴,到肩胛,手臂,手。再下行任脉至脚或反向,如起式,成太极图循环。

所以,放松后,劲从脚上生,脚要发力,左脚发力达右手,右脚发力达在手,尾骨要发力,手或腕领劲,形成拧旋螺丝劲。(拧毛巾)

所以,腰动全身动,一动无不动。不是单独腰在扭动,是腰胯合一后的动。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所以要先心想,要有意念。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别追求气感,慢慢就会有劲力达到四肢,气息会上达至脊柱末端脑后玉枕穴与两目内。

(静坐也是同理,起码能预防老年痴呆。气血到脸色就好)

感觉表达也许不全面呵!

年头多了,脚底扭动感觉会消失,肩胛旋转感也会自如(榜样如老师)

过程艰辛,通透身体是要经过一些艰难的练习,锻炼过程,如心脏,颈椎,肩胛,膝盖等等都会有不舒服的过程,淤堵感,(这是外在表现不好的因素)。

坚持住,看见希望,光明会由内散发出来,前途是光明的!

因为痰湿等等病气会随缠絲劲导出体外,气血流经滋养五脏,气到血到身体才健康,结果,自然就轻盈有力!

人活过程,结果都一样。太极博大精深,学习永无止境,重在过程!

年纪大了,一切以健康为主,其它为辅!

有学习愿望为因,必会结身体收获之果!凡事尽己力而为!

感恩老师!

以人心为善做动力,为队友健康而言。理解为好!

我总讲静坐,站桩,打太极,是因为体会了从病到健康的过程。

人常常会以自己感受而做事,我平心做事,而别人也是平心而选择什么运动,都无可厚非!但这些是适合老年时的运动,人要动静结合,阴阳结合才会健康!

因为不了解会有抵触,所以发个经络通达的锻炼经过,只是希望了解,而选择是个人的事!

上面那个是发队友的,静坐,站桩,太极实际身体通透后会一片光明,无物无我,天人合一。太极动中也感觉不到手足之功,身体通透,通畅!这些感觉也许也是动力吧!

体验过疾病,才会珍惜健康,也希望别人健康!

专注静坐才会有有光明,先在眉间有紫色,历经多年的七色光(太阳),最后为黄或白光,夜里眉间是蓝光,它会照全身。

老师看内脏,就是蓝萦萦的,她说像电视在眉间!

她开天眼,能见无形众生。

柯云路“大气功"书里都有。这些都是真实的,不是虚假。我们沒经历而存在的事太多。

如老师讲,承认不承认,许多东西是存在于宇宙的。

下丹田藏精,中丹藏气,上丹田主神,为光,为能量!

我们活在当下,每天快乐,健康就好!

身体光明才会与光同尘,内外一片光明,通达!

人活一世,每一个人所追求生活不同,也许在失去一些的同时,会得到许多,都是人生不同阶段的选择,生活多短,活自己!

人无完人,年纪大了,时间会改变人!

见了一句话:装别人的缺点就是心里装垃圾!

我们成熟过程,不想做垃圾桶了,哪怕曾经是个垃圾桶,也要随年纪而扔掉垃圾桶!

让心光明起来,包容那些所谓别人的缺点,而一些看不顺眼的东西,也许会是别人当时的需求或是当时会认为幸福的东西呢!

看什么都顺眼,是改变自己的开始吧!

修行自己,不改变别人!

练太极步,脚从脚跟缓慢向前滚动,一直把脚掌力挤压到脚趾。

腰学会划太极图后,两腿下蹲,再划太极图,就学会,两腿的阴阳转换了!

用感觉下马步时,重力在脚跟,膝盖一点不用力,下马步就不会伤膝盖了

腰气下至胯,腰胯气合一,胯气才会下行到脚,达到庄子说:呼吸到腫(脚跟)

相关文章

  • 太极珺~首发①

    原则,有感即写,不限更,重质不论量。 作者:太极珺①

  • 有感"太极狂人"

    一日,老师送我一雅号"太极狂人",面对这一称号,忽然我有点诚惶诚恐的感觉。但仔细想来,其实是老师给我的一种...

  • 聆听王建业老师授课

    近日,有幸聆听王建业老师宣讲示范林墨根大师亲传杨氏太极拳、推手和内功有感: 七旬太极翁,往事笑谈中...

  • 练太极有感

    刚练习太极拳不久,还处于看样学样阶段,自然写不出太深的道理,谈谈练太极以来的感悟,权当练习总结吧。 ...

  • 练太极有感

    不染尘世的呆萌

  • 学练太极拳有感

    学练太极拳有感 有位刚毕业的体育老师,主修传统体育,高一一开始就教学生打太极拳,一招一式,...

  • 我爱好锻炼,怎么中风了!又怎么补救?

    我20多年来,一直喜欢太极养生锻炼,几乎没有感冒,即使偶尔有不舒服,打一遍太极、或者站桩打坐一个小时,就舒服了。 ...

  • 习太极拳有感

    起缘: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凡事讲究缘分,本无习武之躯,竟在一次金庸小说中寻得此缘:“手若无...

  • 练太极拳有感

    太极拳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融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具有...

  • 太极拳习练有感

    今日晨练时,师傅说我在行拳时,动作没有成形。 的确是,在我熟悉74式后,我在行拳时有点随着所欲,顺其自然,安舒,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月29日有感太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py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