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的落脚点,是与客观规律“天人合一”

学习的落脚点,是与客观规律“天人合一”

作者: 七连胜 | 来源:发表于2021-02-08 12:57 被阅读0次

我们常常强调主观的原因,着眼于从主观中寻找答案,却忽视了客观演化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我们归因错误,常夸大个人能力和某些主观努力,从而为接下来的失败和挫折埋下伏笔。

比如,我们常常认为,孩子花大量时间做习题,就会有好的结果,岂不知孩子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才是起决定性的内在逻辑。

如果一知半解,一味机械模仿,即使做再多习题,投入数倍的学习时间,距离真理依然遥远。

学得真知,就是个人头脑中的意识和思路,正好与客观真理相贴合。主观的学习投入和努力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不会产生必然成果。

再比如,当下社会还有一个普遍认知,以为西方国家之所以经济社会发达,生活富足,是因为他们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并在自由市场的经济模式下取得的结果。

然而,当我们客观回顾真实的历史脉络,并冷静研究当下的国际形态就会发现,西方现今的领先、发达,从来不是自由市场下的产物,掠夺与霸权才是他们不断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力量。

自由市场经济理论,是西方同化世界,并统治世界舆论体系的一部分。而我们国家中大部分知识精英,甚至整个教育环境都在人云亦云地鼓吹自由市场理论。结果是,错误的主观认知害人、害己、害国不浅。而“资本论”所揭示的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却被长久地束之高阁。

当我们身处局外看国际局势时,容易得到醍醐灌顶的醒悟,然而,局中人因为牵扯短期利益得失、个人荣辱,因此不易否定先入为主的主观认知,认识到并承认客观规律的价值。

就像是,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通常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主观的情绪和主观认识要求孩子、操控孩子,却很难做到把孩子的主体地位还给孩子,从而协助孩子的成长契合客观规律。

对客观疏远,与主观亲近,是中国人太多太久的历史记忆。自孔子整理编撰史书《春秋》,开始注重春秋大义,为王者、尊者讳,我们就难以看到客观的历史记录了。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春秋笔法,重仁义宣传,而轻历史真实。比如,尧舜禹三代的完美禅让,就是孔孟的刻意美化,事实却与之相反,即是权力斗争的强行替代。

两千多年的史书记载,在春秋笔法下,有多少混淆视听、乾坤颠倒,我们已不得而知。

相比那些被曲化的史实,为主观需求服务的传统思维更为根深蒂固,因此我们对客观的尊重总是口是心非。

尊重客观,重视客观规律,在中国总是边缘而稀缺的。而最能让我们客观看待的,就是急功近利下的好处了。

所以,我们急于求成,我们的主观意识强烈而固执,一心想孩子快速进步,考出高分;我们的意识传承里,不信任“缓慢”而虚化的客观规律。

我们寄希望于让孩子大量做题以提高分数,却只得其外形,不知其内在机理;我们希望孩子得到老师的照顾,取巧劲而走捷径,也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臆想。

成绩优异的孩子,无不是踩在客观规律的节奏上,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

锚定客观规律,是我们养育孩子的前提素养,我们能够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因为我们走在了客观规律的路上。

认识客观规律,与客观规律同行,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章

  • 学习的落脚点,是与客观规律“天人合一”

    我们常常强调主观的原因,着眼于从主观中寻找答案,却忽视了客观演化的决定性作用。 因此,我们归因错误,常夸大个人能力...

  • 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哦嚯 我昨天忘记了。 世界是客观世界。 以掌握客观规律来掌握客观世界。 天人合一。 兄友弟恭。 忠君爱国...

  • 读《易》8⃣️→天人合一

    与多位玄学大师交谈,都会提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人追求自然的重要理念!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他是...

  • 《遥远的救世主》阅后总结

    1/天即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2/道即规律。人事物有其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尊重客观规律,做在当下就好...

  • 如何做到天人合一,成佛得道?

    如何做到天人合一,成佛得道? 1 认识“天人合一律”: “天”是指上界、整体,乃至宇宙。“天人合一律”是指人与宇宙...

  • 时间

    天人合一,是一种境界。而学习,则是打开境界之门的金钥匙。在学与习的旅途中,积累知识。在温与习的旅途中,学习经验。漫...

  • 禅定与天人合一

    禅定与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

  • 天人合一

    什么是天人合一? 呼吸是天人合一。 专注是天人合一。 心流是天人合一。 活在当下,头脑无杂念是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 养生服饰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由"天人合一"的思想构建的, "天"代表"道"、"真理"、"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

  • 国学 || 唐诗艺术⑹

    02 唐诗的“情”与“景”① 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所谓“天人合一”,强调的就是“人与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的落脚点,是与客观规律“天人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wx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