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记得闺女一岁四个月才正式学会走路。与别的小孩不同的是,闺女一旦放开我们拉着她的手,就能够在路上走得稳稳当当的,还能上坡下坡,很少摔跤。
而跟闺女同龄的小楚,未满一岁就敢自己走路,走了三四个多月,还经常摔跤。
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今天,在陈中的《复盘:对过去的事情进行思维演练》一书中,我看到了这样一个观点“复盘是我们应对人生的本能”,结合书中的例子,再想想当初闺女学走路的过程,我似乎明白了其中的奥妙。
书中通过一个年轻妈妈引导孩子学走路的经过,告诉我们,孩子在练习走路的过程中,就已经本能地运用尝试、反思、改进的技巧,不断精进自己走路的能力。
从这个例子上,我想到了自己的闺女。
我从来就没有看见过闺女在地上用双手学爬走路的样子,因为她压根就不会爬。但是,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她从一个地方移到了另一个地方。原来,她不是用双手爬走,而是直接扭动屁股向前移动身体。
为什么闺女不像别的小孩那样用双手爬着走呢?
后来,我老妈告诉我,她带我闺女在学校的沙池上与其他小孩玩沙子。
不久,隔壁的婆婆买了一串香蕉回到沙池那里,与几个带孩子的大妈一起聊天,还给每个孩子分了一根香蕉。
我妈把香蕉剥好一半皮,想喂给闺女。女儿最爱吃香蕉了,非要自己拿来吃。可她的双手全是小沙子,脏得不成样子。更可恨的是,她不肯连皮握住来吃,非要把皮全剥掉。
老妈不给她拿,她就大哭。
后来,闺女在沙池玩沙时,就不肯直接用手玩沙,而是用工具来玩了。而本该会爬走的年纪,就是看不到她用双手来爬行。
也许,是因为我们总是在闺女手脏的时候不给食物她拿着吃,而她几乎每天都有人送食物给她吃。小馋猫为了不把手弄脏,连在地上爬,都不让双手沾地了。
小家伙的怪癖行为,其实就是一种本能的复盘行为,她在本能地运用尝试、反思、改进的技巧,懂得了不用把双手弄脏,也能挪动身体向前移动的办法。
在学走路的过程中,闺女虽然到一岁四个月才敢放开大人的手,但早在一岁的时候,就是她拉着大人走得飞快,而不是大人拉着她慢慢走了。
可能是闺女看到跟她同龄的小楚走路天天摔跤,有时摔得鼻青脸肿哇哇大哭,而被吓怕了吧,这导致她迟迟不肯松开大人的手,自己放开胆子来走路。
直到有一天,我和老公用一个果冻,来吸引她,让她终于放心大胆地稳稳当当地走路了。
看来,人真的是天生就具有复盘反思的本能啊!
既然人天生就具有复盘的本能,如果我们能好好利用它,就会让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质的飞跃。
比如,我们读完一本书之后,进行一次反省或者回顾,就能让自己的认知得到极大的提升。
之前,我对阅读没有多大的兴趣,偶尔读一本书,读完之后,就没有了下文。现在我读完一本书,至少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的过程,就是对所读书本的总结与反思。通过总结反思,加深了对书中知识点的理解,也提升了我的阅读和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发生了积极的影响。
另外,在家庭生活中,遇到问题,也可以通过反省自己的言行,及时改进自己的不足,促进家庭成员的和谐相处。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很反感老公晚上出去下棋。为此,还跟他怄气呢。
后来,仔细想想,老公工作上进,比较顾家,对娘家也上心,家务都是一起分担,是别人眼里的好老公。他的业余爱好只有看球赛(大球小球都看)和下象棋,我干嘛要给他挑刺呢。
想清楚了,我就再也不反感他出去下棋了。如今,我们尽量一起出去锻炼身体,回来之后,便各干各喜欢的事情了。
正如古人所说:“吃一堑,长一智。
通过对自己过去的思维和行为进行分析,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复盘,找到原因,发现规律,就可以实现能力的提高。
复盘是我们应对人生的本能,善于利用这种本能,可以让我们“吃一堑,长一智”。如果没有复盘能力,就会“光吃堑,不长智”,让你不断地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