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到望不到头的群山之间,勤劳的人用智慧的双手依山创造了一块又一块依山而成的田地。山与山之间相隔的肥沃土质,更是被分割成一块块规整有致的良田,孕育滋养出最为养人的庄稼。
因位于喀斯特地貌之上,所以虽为南方但丰沛的雨水大多总是从地表迅速渗透进地下暗河之中。为留住雨水用于干旱时浇灌作物的保障,人们在易于蓄水的坝上修建起了一座座或大或小的水库。
夏季故乡的温度虽算不上高,可幼时因无知好玩,放了学之后的我们总会不自觉约上几个伙伴背着大人去附近水库玩水洗澡。没有任何防护措施而且还常常因积年累月蓄水枯枝水草早已遍布在水库之中,因此常常会出现十分危险的状况导致在其中游泳的人溺水。当大人一旦发现自己孩子去过水库边游泳时,回来总是少不了一顿狠狠的教训。为了预防孩童去水库玩耍洗澡,不仅老师会在放学之前再三叮嘱,年长者们还根据各种真实事例改编成各式各样的故事去恐吓孩子让其对水库保持敬畏之心。
但哪怕对那些故事里的水充满惧怕,仍旧不能阻拦孩童对水的兴致。七月涨水的时候——连下几日的雨水导致地下水溢出形成涨水,趁着忙着插秧劳作的大人不注意幼时的我们就会和小伙伴沿着水泥沟坐滑梯——因雨水冲力和水泥沟里青苔的滑力体重不大的人极易从高处向低处滑动。
那顺水滑落的刺激感与乐趣简直令幼时的我们欲罢不能,每每虽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因水流过快碰到水泥板而擦破皮之类的皮外伤。可这点小伤不仅忙碌的大人不会在意,与划水的乐趣相比这点小伤对幼时的我们来说也算不得什么。
遇到降水量较少的时节,水库就会派上它的用途。大人们从白天到黑夜的守在水库旁确保放闸后的水真实浇灌在自家良田里,在保证流进良田的水能完全覆盖到秧苗所需要水位后,懂得水之宝贵的庄稼人会把多的水放回沟渠中以此供给需要它的良田。
长大后再次回到故乡,太多的人与物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可水库却仍是幼时记忆中的那个水库。它似个默默无言的智者般伫立在那,仿若人们对其赋予的畏惧、敬仰,甚至是滋养万物的感激都不能对其在时间空间上的宁静悠远产生丝毫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