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孩子遭遇挫折 被排挤——避免“野马结局”

当孩子遭遇挫折 被排挤——避免“野马结局”

作者: 儿子成长印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7-12 12:40 被阅读38次

原创: 川妈&Edith  mom看世界

当孩子遭遇挫折 被排挤——避免“野马结局”

前不久,甘肃庆阳19岁的女孩,因为逃不出被班主任侵犯的梦魇,选择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媒体都在批判看客的无情,教育的缺位,骂制度的不公,对女孩的逝去表示惋惜。

我也很想发声,可我总在想,除了高声疾呼、谴责批判之外,还能做些什么?

我们当然要有斗流氓的勇气,拼尽全力保护孩子,想方设法让他们远离伤害。可是,现实世界对谁都不会永远美好,早早晚晚都会遇到不公、歧视、甚至虐待,伤害或小或大。

我们在谴责或惩罚施害者的同时,更应该思考的是,怎么帮助被伤害的孩子跨过心里那道伤痕。

很久之前,有位妈妈问过我,女儿被好朋友恶意排挤、散布谣言,感到非常苦恼,怎么应对?

我一直对自己当时的回答不太满意,心里惦记了很久,今天的文章也算是对她更好的回答,希望她能看到。

1

在心理学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法则叫“野马结局”。

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经常叮在野马的腿上吸血。不管野马怎样暴怒、狂奔,吸血蝙蝠始终不依不饶,一定要吸饱再走。

野马拿这些“吸血鬼”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后被活活折磨死。

很多人都以为,因为吸血蝙蝠把野马的血吸光了,导致了野马的死亡,可实际上,动物学家研究发现,这些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非常少,对野马来说根本不足以致命。

而真正导致野马丧命的,是它们被蝙蝠盯上以后的暴怒和狂奔。

换句话说,吸血蝙蝠只是野马死亡的诱因,而野马对这一诱因的反应,才是造成它们死亡的直接原因。

吸血蝙蝠固然可恶,但野马因为别人的过失伤害了自己,更显得可惜。

2

甘肃庆阳女孩轻生后,她的这封长达几千字的控诉状,看得我泪目,但是也让我感到深深地心痛。

她这样写道:

“他扑过来抱住我不松开,我浑身无力,我很害怕,然后他抱住开始亲我的脸,吻我的嘴巴,咬我的耳朵,手一直在我背后乱摸,想撕掉我的衣服。我吓懵了。

我才这么小我还期待考上大学,我还对未来充满着美好的向往。那一刻,一切都没有了,我只感觉到了无边的黑暗、恐惧、羞辱还有恶心。我以为我这一生都要被毁了。”

我读到了败类老师的恶心龌龊,更读到了女孩深深的恐惧和绝望,被猥亵等于一切都没有了,这一生都要被毁了。

所以,虽然后来她有寻求过老师的帮助,有跟校长投诉过,也曾努力通过法律程序还自己一个公道,但还是患上了抑郁症。2016年10月到2018年1月,先后四次自杀......

因为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这些我们听过的、看到过的“野马结局”还有很多......

6月5日,南京万达女高管徐毓,开会时受排挤,在自己监督建成、刚开业第4天的万达茂前,跳楼身亡。

6月10日,合肥一位妈妈因无法忍受家人冷落,爬上33楼准备自杀,最终在孩子的哭求下放弃轻生。

2016年9月,英国布拉福一名年仅11岁的男孩阿萨德,因遭受高年级生的霸凌,在新学期开始短短3周后在家中自杀死亡。

......

3

心理学里还有个非常著名ABC的模型,可以解释我们在面对伤害时的情绪困境。

在这个模型中,A指的是事情的本身,可以理解为前因。C指的是人们面对事实时的各种反应,可以理解为后果。

很多人都以为是事实A引起C这一后果,却不知道其实中间的B——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才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消极的,那我们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做出伤害自己的消极行为。

如果,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积极的,就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所以说,虽然前因A相同,但是并不一定说会出现同样的后果C,因为中间还有个B(研究中常常被叫做中介变量)。

其实,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我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

认知不同,后果也会不同。

就像哲学家艾比克·泰德说的这样:我们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我们看待事情的观点困扰。

4

道理看似很简单,但轻描淡写地劝解一个饱受伤害、身心俱疲的人:“你要积极点,勇敢点,努力控制自己情绪。”是很不负责任的态度。即使是面对受到轻微伤害的孩子,也不能这么简单粗暴。

我们要帮助他理清情绪问题的根源,抛去消极的认知,转换积极的视角。具体说来,有这样几个步骤:

一、发现非理性信念

如果大家留心,就会发现每一个剧烈的情绪困扰背后其实都潜藏着一种悲观化了的思维模式。

类似于这种用陈述式或条件式表达的语气。比如,孩子说:

好朋友之所以排挤我、散步我的不好传闻,是因为我不好,哪里做错了。

学习不好被同学笑话,我的一生没希望了。

所以,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帮助他分析情绪困扰,并找出到底是哪种非理性信念在作祟。

二、消除非理性信念

一旦我们找到了自己存在非理性信念,接下来就是要消除它们,以便向孩子证明它们是多么荒谬。

怎么证明呢?有这几种方法:

抛出可比性案例:“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开心吗?”

其他人在这种情况下会开心吗?如果那些有同样遭遇不幸的人都能过得很好,那说明我们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

除了跟有着相同遭遇的人比之外,还可以和那些遭遇到更大困难的人相比,通过比较,告诉孩子这种不幸其实并不能阻止我们快乐生活。

比如,在孩子受到同学排挤事件中,讲述名人小时候类似被排挤的故事。

探索其他可能性:“即使面对不幸,我就不能为自己(他人)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吗?”

告诉孩子,生活不止一面,除了学习,还有很多领域可以寻找快乐和意义。

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看看历史上、新闻报道里那些尽管遭受不幸,但是还能够在其他领域发挥自己才能的人,是怎么做到的,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启发。

接受存在性:这就是生活

有时候,现实真的很难让人接受,但这就是生活。

无论孩子怎么努力,他都不可能被所有同学喜欢,都有可能被有些同学排挤、甚至攻击。对于无能为力的事情,有时候只能教孩子学会接受,生活就是这样。

第三步:树立理性观念

最后,我们要在第三阶段帮助孩子树立一种理性信念来代替非理性信念。

理性观念的建立可以帮助孩子阻止悲观化的情绪产生,也可以让人变得成熟和坚强。

比如,孩子在受到不公正对待时,要让他明白“这绝对不是我的错,错的是他们”,“我不能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跟他讲讲野马和吸血蝙蝠的故事。

有了理性的观念,以后不管生活发生什么变化,孩子都会把忧虑和沮丧抛在脑后。

相关文章

  • 当孩子遭遇挫折 被排挤——避免“野马结局”

    原创: 川妈&Edith mom看世界 前不久,甘肃庆阳19岁的女孩,因为逃不出被班主任侵犯的梦魇,选择纵身一跃,...

  • 避免陷入野马结局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喜欢附着在野马的后腿上,吸野马的血。 野马被激怒了,狂奔乱跳。这时,吸血蝙蝠转而飞到野...

  • 当孩子遭遇同学排挤时……后续

    小紫姑娘在学校遭遇了同学排挤,非常难过,痛苦,却拒绝了妈妈的援助,她说她可以自己去面对这件事,让妈妈放心。 我怎么...

  • 正视挫折

    挫折往往最容易让孩子掉进自卑的深渊里,当孩子遭遇挫折的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正视挫折,挫折困难不可怕,和孩子一起分析...

  • 遭遇排挤

    一直以来都是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的骄傲,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被同学们称为“女神”。 进入五年级,事情好像并没有原先那样...

  • 【儿童情商】这样培养孩子抗挫能力,孩子才能越来越勇敢!

    情商导读 孩子成长的过程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这是正常的现象,能够忍受和消除挫折并保持完整的人格和心理平衡,这是心...

  • 当爱情遭遇挫折

    听到儿子竟然剃头挑子一头热,张老师的心里有些不舒服。她认为她的儿子这么优秀,高高大大,阳光帅气,女孩子不应该排着队...

  • 挫折是暂时的

    挫折是什么?前面一条沟,你掉进去了,叫挫折;你爬出来了,叫成长。 孩子年轻的时候有一些拂逆的遭遇才好,当遭遇巨大变...

  • 正职排挤副职,副职该如何反击?《权利与领导》告诉你职场生存诀

    被安排高难度的工作,就等着你办砸;被当众批评,搞得很没面子。副职被正职排挤,常会遭遇这些情景。 正职会排挤副职,不...

  • 关于挫折教育。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制造挫折,而是当孩子遭遇挫折和失败时,教会他们如何应对。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不停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孩子遭遇挫折 被排挤——避免“野马结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nl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