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老城区公交车慢悠悠的靠站,上来三名小学生。学生每人手持手机,坐定后,就开始玩手机。我用眼神扫视了几位小神兽,他们都背着书包,大概是上什么补习班才下课。他们几个都认真的、埋着头刷视频、打游戏,完全无视车外的景色和时间的流失。我想他们此刻是快乐的、轻松的吧,因为车上没有家长双眼的监督,没有父母的唠叨和批评,在这车上,像失控的幽灵,可以漫游在自我的世界里了。
然而,他们回家后会怎样?或许家长把手机收缴,不许再玩;或许他们之中有的是犟驴脾气,会和家长干一仗,继续玩手机。
我又想到:家长让孩子上培训班,孩子便去上了;但孩子说得拿着手机,目的是为了联系起来方便。孩子便拿着手机上培训班,他就可以抓住一切时间玩手机。至于孩子上补习班有啥效果,只有孩子心里清楚吧。
我即刻的厌恶手机了。原本手机是用作通讯工具的,却在悄悄的毒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但我憎恶手机似乎有些不讲理,手机没有让孩子们迷恋它,而是孩子千方百计的要爱恋上手机,手机成了背黑锅的罪魁祸首。究竟是谁在毒害孩子,有人说是当今的电子产品,这都是指桑骂槐的鬼话。我认为毒害孩子的是家长们,是一些家长无视手机对孩子的危害,放纵了孩子,溺爱了孩子,让孩子像吸大烟似的依赖上手机。难道不是家长的错吗?孩子小时候就把手机给他当作玩具耍;或者自己当着孩子的面打游戏、刷视频,手机不离手的样子,给孩子做好了玩手机的“榜样”。家长的影响力简直不可估量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