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嫁

作者: 岚小姐的下午茶 | 来源:发表于2017-05-26 15:41 被阅读0次

- 1 -

晓玲来信,说她下个月回南京。掐指一算,离上次我们相聚,已经又是三年时间。

晓玲是邻居的孩子,读大学时与同班一位家在兰州的男生相恋,毕业后坚持随那位男生,去了兰州工作。

最开始,她没敢把自己谈恋爱的事情告诉父母,所以她的父母还一直托我们给她在南京介绍男朋友,说是这样就可以让晓玲回南京来工作了。

我们刚开始也真的给她介绍过,可一连几次晓玲都是连面都不肯去见。想想,我们给她介绍的男孩,条件应该都是不错的,她为什么连面都不肯见?

再三追问之下,晓玲才不得不是说了实话。此时,她已经未婚先孕,男朋友的父母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催他们赶紧结婚。

说是准备好了一切,其实也就是买了几床新被子,家里贴了几个大红嚞字。男孩子的父母在陇西农村,全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足万元,你还能要求什么!

晓玲呢,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城市女孩,直到这时才发现,物质其实也很重要,根本就不是粪土。

- 2 -

晓玲的妈妈得知了女儿的事情后,感觉是流干了这一辈子的泪水。那些天,周围的人都不敢在老太太面前提晓玲的事,哪怕是偶然的一句关心,老太太也会忍不住落泪,怎么劝也劝不好。

有一次,老人家聊天时告诉我,每次她只要一想到,从南京到晓玲婆家足足有近2000公里的路程,这让她不由地就会心酸。“以后,我如果想姑娘了,不光要坐飞机,还要转汽车、再转拖拉机、再走几十里山路,我这条老命都不知道能不能经受得住这样的折腾……”

晓玲结婚那天,娘家只有她妹妹一个人去了。妹妹比晓玲小十岁,当时还是个中学生,对姐姐远嫁一事还没有太多的感觉,只是觉得跑那么远挺好玩的。

妹妹回来后告诉父母,说姐姐婆家人对她挺好的。“那天,姐夫他们来接新娘时,带了好多的喜糖,还撒了好多漂亮的纸花,像电影上演的一样。”晓玲的母亲听罢,没有作任何表态。

晓玲的父亲劝老伴:“你也别太担心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没想到,一向好脾气的晓玲母亲,那天就因为这句话,当众对着晓玲的父母一阵狂吼,大骂他根本不关心女儿,“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福。”


- 3 -

究竟什么才是“福”?晓玲说,她是到了四十岁以后,才真正悟透。

婚后这些年,晓玲说,她与丈夫的感情还是不错的,后来有了一儿一女,丈夫的事情发展也还不错,他们一家在当地也算是中等条件。还有,婆家的人上上下下对她也都挺好,两个小姑子对她这个嫂子非常尊重,大事小情的都会跟她商量。但是,不管平时的生活多么平静,晓玲说,她只要一到逢年过节,就会不由地烦躁。

“我看电视时,只要看到春运抢票、大学生暑期购票难等,就会不由地跟着操心,操心那些急着回家的人买不到票。其实这与我有什么关系啊,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弄得老公不止一次地笑话我,说我操心太多。还有,有时候,我看到电视剧里夫妻俩吵架了,妻子一气之下摔门而出,我就会为她担心,这么晚上,你一个人能去哪里啊,还是忍一忍算了。”

我知道晓玲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有一次她回来时,跟我聊过整整一个下午,也说了她在兰州的一些事情。我们俩还是微信上的好友,平时也会在微信上进行一些交流。

我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晓玲在半夜里发过一次这样的内容:“父母在身边是一种福气,至少跟那个人生气时,你可以跑到父母面前诉个苦、撒个娇。所以啊,能经常守在父母身边,就是最大的福气。”

还有一次,晓玲在朋友圈里转了一篇文章,内容是说,远嫁的女儿,其实是父母遗失的孩子。

- 4 -

晓玲生第一孩子前,给她的母亲打长途电话,告知自己的预产期,说她各方面指标都很好,让父母不要担心。

那天,晓玲故作轻松地告诉妈妈:“到时候你能来就来,实在不能来也不要紧,我婆婆会照顾我坐月子的。”晓玲的妈妈想了想,在电话里告诉女儿:“我还是去吧,如果这次不去,下次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呢。”晓玲说,这句话让她至今想起来,还会忍不住掉眼泪。

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加之往返一次各项费用加在一起实在是不少,晓玲婚后基本上三四年才回娘家一次,每次只能住个十天左右。在那些回娘家的日子里,晓玲是个标准的宅女,一日三餐都在家里吃,亲戚朋友邀请她去饭店吃饭也都统统拒绝。

没事的时候,她会拉着妈妈的手,东一句西一句地聊个不停,事后想想,好像也没聊出什么内容。但晓玲说,只要能和妈妈一起说说话,说什么都行,无所谓内容。

有几次,她和妈妈一起包饺子,一边包一边用手机录视频,弄得她老妈好生奇怪,说“不就包个饺子嘛,有啥可录的。”晓玲呢,一脸认真地说:“那可不一样,这是我妈包的饺子,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太有意义了!”

- 5 -

这几年,自媒体平台好生热闹,晓玲也开了自己的公众号。我关注了她的公号,因此经常能看到她写的文字。

有一次,晓玲在她的公号里写了一篇短篇小说。我记得里面有一段这样的描写:“每次吵架时,我都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嫁得那么远。生气时,我也想对着他摔门而出,可我又能走到哪里去?我想过打长途电话给父母诉苦,但这样岂不是让老人跟着我一起生气。哎,算了,还是忍了吧。”

我不知道这篇小说是不是写晓玲自己的生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婚后这些年,她一定不止一次亲历过这样的场景。

还有一次,我在晓玲的公号里,看过这样的描述:“孩子一天天长大了,父母呢,一天天地变成了田野里孤独的蒲公英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一点点地飞走,飞向了他们根本无法掌握的地方……”

晓玲告诉我,刚结婚那几年,她通常一两个月才给父母打一次电话,再后来是十几天打一次,从父母都年过七旬以后她基本上每天都与他们通一次话。“我最怕听到父母说他们生病了,去医院挂水输液了,或者要做手术等等,我一听到这样的事情脑袋就会炸,因为我陪不了他们、连帮他们排个队去挂个号,我都做不到。我这个当女儿的,在父母最需要我的时候,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

有一次,我们几人在一个小群里聊过一个话题:如果你的孩子长大了,即将组建自己的家,你对他(她)会有什么要求?

那天,晓玲的回答最简单:“未来,我对女儿只有一个要求:父母在,不远嫁。”

相关文章

  • 父母在,不远嫁

    看《离婚律师》里的岳群这个角色真的能把人活活地气死。且不说他一无所有靠女人养着,就单纯说他不止一次出手打自己的女人...

  • 父母在,不远嫁

    印象中从读书到现在,只要和村里热心的婶婶、阿姨、奶奶们聚一起,就要听她们苦口婆心地奉告“父母在,不远嫁”这永恒的话...

  • 父母在,不远嫁

    下午给爸爸打电话。 他刚刚从外面回来,说是在家太闷,要出去走走,可是天气太热,在哪都晒,只好回来了。 为什么闷呢?...

  • 父母在,不远嫁

    风吹着杨柳嘛 唰啦啦啦啦啦 小河里水流 得儿 哗啦啦啦啦啦 谁家的媳妇 她走得忙又忙呀 原来她要回娘家 身穿大红袄...

  • 父母在,不远嫁

    妈妈在电话里哀怨的说:“你毕业了是不是就回来这边找工作了?我都好久没见过你了。” 我说:“妈妈呀,你怎么那么煽情,...

  • 父母在,不远嫁

    - 1 - 晓玲来信,说她下个月回南京。掐指一算,离上次我们相聚,已经又是三年时间。 晓玲是邻居的孩子,读大学时与...

  • 父母在,不远嫁!

    1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新闻,老两口辛苦培养的独生女儿去美国留学几年,不想再回国了,她不仅在国外工作,还想嫁给老外。 ...

  • 父母在,不远嫁

    昨天晚上,我突然接到好久都没有联系的中学好友梅的电话,她一开始就带着哽咽的哭腔在电话那头叫我的名字并问我睡了没,我...

  • 父母在,不远嫁

    父母在,不远嫁 死别,生离,最是人间痛楚。 又是一年初秋,抹不干眼眸。 无法改变思念的遥不可及, 只愿留住温暖的触...

  • 父母在,不远嫁

    最被一篇文章《远嫁,你失去了什么?》刷屏,文中的内容现实,实际,一字一句的说着一些道理!我们女同胞们,到底对远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在,不远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drx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