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
我们通过产品需求来满足用户,顺着这个思路,就是要做一些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或服务,虽然这是最常用的办法,但也是最“劳民伤财”的。在甩开膀子干活前,我们有必要扩展一下思路,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寻找新路。之前我们说过,需求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那么减小这个差距就有三种方式:
改变现状。是我们最常用的,去开发某种产品,但也是最笨的办法。
降低理想。不要忽视精神的力量,什么“打预防针”、“丑话说在前头”这类句子想必大家都经常听到。
转移需求。因为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引导用户去关注其他事物,他就会觉得这个差距没那么可憎了。我们也可以说,人的行为是需求驱动的,想改变人的行为,可以寻找更强烈的需求展现给他,而让他不再纠结于原来的需求。
给大家说一个写字楼电梯的故事。
某写字楼可能是因为建造得比较早,考虑不周,电梯明显不够用,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总是很挤,最上面几层的小白领们平均要等20分钟才能下到3楼的餐厅吃饭,于是抱怨很多,他们给物业提意见,要求解决。物业公司找到了大毛,大毛帮他们分析了一下。
改变现状。对现有产品做一些改进,在这个案例中就是增加电梯数目,或者加快电梯运行速度,但成本太高,直接被否定。
降低理想。告诉楼里的小白领们,隔壁那个写字楼中午要等40分钟呢。俗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们更在意的是相对而不是绝对,这样确实可以减少抱怨,但是一种低水平的满足需求,对产品美誉度没有帮助。
转移需求。电梯门上贴一些锻炼身体的公益广告,当然内容是说爬楼有益身体健康。有效,部分用户走楼梯去餐厅了,但是刚吃过饭怎么办?爬几十层楼要得阑尾炎的。最后,采用了一个看起来很傻的方案,在电梯门旁边安装一面镜子,让等待的人们可以整理一下仪表,或者搔首弄姿一番,不至于那么无聊。
我们后来发现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案,比如电梯广告,不但可以转移用户注意力,减少抱怨,而且对写字楼来说,既不用花钱,又额外挣得一笔广告费;又如错开午饭时间,让人们都能更少地等待。所有这些,都是想告诉大家,满足用户的需求,不一定要做新产品或者新功能,而是更应该想想是否有“四两拨千斤”的妙招。
I 用自己的话重述知识
Why: 为了满足用户需求的时候,我们常用的办法是要做一些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或服务。但是最常用的办法是否劳命伤财或者不能及时满足用户需求呢?
What:用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拓展思路,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达到减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满足用户需求。
How:1 改变现状,直观地去进行改进。2 降低理想,运用精神的力量。3 转移需求,寻找更强烈的需求去引导用户。
When:在需要为满足用户需求,去做需要的功能和服务之前。
Where:工作和生活中当我们去做满足用户需求的功能和服务时均适用。
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公司准备复工了,我需要返汉回去上班。3月14号开始着手办理出行证明和接收证明,咨询了现住地怎么办理,接收地需要哪些手续。办了健康证明,向小区提交了申请表,跟有车的亲戚说好了载我返汉。结果20号亲戚的接收证明下来了,限定当天走。我的还没审批下来。理想的状态是办理出行,接收就走,现实是时间不同步了。我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匆忙到处找社区工作人员审批,还是不能按时办理下来。一开始没有拓展思路去满足需求,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工作和生活中当我们去做满足需求的事情时,可以试着去用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
A2 我的应用
需求:主管安排的跟进项目订单交付的工作4月7日前完成。
主管3月20号发给我了项目整合时间表,运用满足需求的三种方式,我准备这样去做:
1 改变现状,直观地去进行改进。将需求交付时间导入系统,要求产品线以此为目标达成交付任务,受疫情影响,在现阶段会因为供应不足部分无法实现。
2 降低理想,运用精神的力量。跟主管事先沟通,打预防针,不能全部交付,我们会尽力达成。
3 转移需求,寻找更强烈的需求去引导用户。去了解项目实施是什么步骤,重点需求产品是什么,着重跟进交付项目的重点需求产品和前期需求,错开时间。
通过这样去有效完成主管安排的项目交付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