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不幸的感情,基本上都缘于孩童时代家庭来带的影响,童年时代家庭当中,如果父母的感情状况比较糟糕,那么在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以后谈恋爱时,会在无意识中将恋爱当成治疗,希望可以治愈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
因此,长大后的孩子在恋爱时,大多数都会以理想父母为原型去寻找另一半。这样的方式寻找的另一半,很大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爱上了对方,而是在恋爱当中,将自己的童年时期不曾实现的期待或是童年时期无法渲泄的敌意投射到另一半的身上。
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在无意识当中,我们会将恋爱当作治疗童年伤害的的方式,想要通过恋爱,来修正童年那些已经不可改变的错误。
比如,孩子在童年时期期望父母对自己无限包容,这种期待当时并没能实现,那么长大后,会无意识中期待恋爱的另一半实现童年时期的期待,想要另一半对自己能无限包容。
在这种期待实现了的过程当中,两个人的感情没有什么问题,但没有任何人可以无限期的对另一个人无限包容,当这种来自对方的包容消失,而自己又并没有意识到要改变自己的期待时,感情中出现问题就是必然的事情的。
再比如,孩子在童年时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伤害,孩子长大后,无意识的想要去修复这种伤害,这时长大后的孩子会找像自己父母的人,成为自己恋爱的对像,并在恋爱过程中,将童年时期没有对父母释放的敌意,投射到恋爱对象的身上。
表面上看上去,平日里的言行攻击,似乎是对另一半的不满,实际上的根源,却是在无意识中,将另一半当成了曾经伤害自己的父母,当下对另一半的敌意,其实是对童年时期的父母敌意的投射。
在这个时候,如果做为恋爱对象的另一半,不能理解对方那些来自童年的期待和敌意的根源,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便容易出现问题,甚至难以继续进行下去。
恋爱是我们每个人跟家庭分离的最后一步,它跟亲子关系分离时,所面临的痛苦是一样的。但只有经历分离,才能促进我们的成长。
我们可以在恋爱的过程当中,让自己退行到童年时期,并借此机会修复和治疗童年时期的一些错误,达到治愈童年时期带来的一些伤害的目的。
在恋爱当中,每一次的分手都可以成为一次心灵的修复的机会,只要我们能在这个过程中明白:再亲密的人,对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是“主体”,也都是别人世界中的“客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当你在童年时期被“坏的客体”的父母影响,受到了一些伤害,长大后想要治愈自己。
那么在恋爱过程中,当你有幸找到了一个“好的客体”时,你自己也要努力学会去做一个“好的客体”,这样才能让双方一起成长,从退行的孩子,在成长中变成成人,达成治愈自己或治愈对方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