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到处需要我们作出决策,小到早餐吃什么、上班穿什么,大到买什么房子、在哪里生活。而决策的正确与否大到决定你的人生走向,小到影响你一天的心情。荷兰阿姆斯特丹德伊森贝赫金融学院全球化专业著名的美女教授诺瑞纳.赫兹这本关于决策的书籍给我们提供给了帮助。
本书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大脑思维陷阱对决策的干扰
网络每天都会提供大量的信息涌入我们的大脑,对我们的决策造成影响。导致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以及容易情绪失控。
比如,很多人都习惯于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习惯于几分钟就会看看手机微信,习惯于边浏览网页边打电话,好像得了信息成瘾症。
对付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很多,在本书中作者建议“不要打开信息洪流的阀门”。也就是说不要没事儿刷手机,在使用手机或者网络时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
对我来说:不刷手机是不可能的,一辈子都不可能的(笑)。但是不能把我有用的时间浪费在无用的信息冲刷上。所以我给自己规定如下:
1、微博和微信只关注我感兴趣的和对我有用的人或者文章,其余的信息或者朋友圈一律不看。
2、关闭信息推送功能,不看任何广告、娱乐八卦信息。
3、用阅读、写作学习课程以及有意义的娱乐活动充实自己,让自己不“闲着”。
目前看来,效果显著:我明显感到自己说话言之有物、做事逻辑清晰、可以进行深度思考了。
对于情绪容易失控的问题,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多吃甜食。这个方法对于爱美喜瘦的人士是不能接受的。我的亲身体验是加强阅读和进行冥想。
阅读就不用说了,用理性的思想武装自己就不容易让动物性的本能占据大脑。冥想是近年来受到众多时髦人士推崇的大脑运动。它的本质是对大脑中思想的清盘整理,类似电脑的杀毒和碎片清理。在镇定情绪、整理思维方面有着奇效。
二、利用可靠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日常生活中的不可靠信息主要有:误导信息和虚假信息。主要来源包括专家误导、身边人误导以及互联网谣言。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
保持清晰头脑,不要轻信。
追问答案的来源,对未经证实的信息抱有怀疑的态度。
对得来的答案要多渠道验证,不盲目追热门话题。网络上许多热门话题的事实真相都是慢慢地显露出来甚至会反转的,比如“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德阳女医生自杀事件”等。
所以,永远不要迷信权威,远离那些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人,小心知识偏见。
三、用数据进行决策的风险评估
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说,未来是数据统治的时代。人类的历史就是数据处理的过程。2009年谷歌公司就曾经用大数据分析成功的预测了流感的爆发。我们可以寻找数据背后的规律,提前预判可能会发生的事故。
至于身为普通人的我们,不需要学习那么复杂的大数据分析。只要在数据分析中注意条件概率。所谓条件概率即一个事件在另一个事件已经发生时可能会发生的概率。简单举例来说,就是天空有乌云,那么就有60%的概率会下雨。“天空有乌云”就是“下雨”的条件概率。
以“一对一授课”为例,越多家长都认为这是一种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方法。但是他们忽略了条件概率。老师一对一教学固然让老师的精力集中到一个学生身上,但也缺少了“一对多”教学时学生间相互竞争的气氛。所以“一对一”教学的提高学习成绩的效果不一定比“一对多”教学效果好。
因此,在决策前我们要注意可能达成结果的前提条件。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越全面、准确,做出的决策成功概率越高。要警惕那些看上去完美的数据组合,数据越完美越可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