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1951年2月荣获山东省工农兵劳动模范称号
父亲一生没有给子女留下多少物质财富,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无形的精神财富作为一种精神遗产,承载着父亲深厚的时代烙印和个人智慧,穿越历史云烟,日久弥新,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从我记事起,对父亲的印象便是一位充满工作激情和对党忠诚老实的业务干部。他的精神遗产,不仅体现在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上,更体现在他坚定理想信念之中,在我的人生道路上起到不可忽视的引领作用。
在农场家人合影
父亲1928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49年8月参加革命。上海解放,因为他有着多年从事农机维修的丰富实践经验,被聘为军管会棉垦训练班实习指导,为新中国培养出一大批农机管理人员。当闻讯国内筹建大型机械化农场急需农机人员的消息,22岁的他积极响应号召,追逐青春梦想,毅然决定奔赴农垦一线,誓为新中国农垦建设事业贡献力量。1950年3月,父亲驾驶一辆国家调拨给农场的卡车,从上海来到莱州湾畔的山东省广饶县以北的大片盐碱荒地,与第一代农垦人并肩作战,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不畏艰难,凭着精湛的维修技艺,解决了一些机械难题,带出了农场首批农机操作手,为农业机械化作业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用勤劳智慧建设新中国三大机械化农场之一的国营广北农场。
1951年2月,父亲作为工业代表,参加了山东省工农兵劳动模范会议(建国后山东省第一届劳模会),成为广北农场推选的第一个省劳模,给他的政治生涯添上浓重的一笔。
父亲在上海任机垦实习指导的聘书
父亲1989年被市组织部批准离职休养,颐养晚年没有几年,1994年却因病去世。
父亲临终前,特意向我交待了他的一个印有“广饶县政治协商会议”字样的黑色文件包,里面存放着他这些年来的工作证明和荣誉证书等一些资料,反映了父亲一些时间结点的经历,这将是一份珍贵的遗产。 父亲留下的文件包里有几封农场老领导的信件,其中第一任场长夏林(后调任湖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黑龙江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等职务)在信中写道:“徐明光同志为首的一批农机技术队伍,你是其中最主要的技术骨干,并带领大批机车与美式农机具,于五零年开来广北,当年开垦,当年收获大豆。回想若不是你,凭着一辆工程车便解决机车的维修问题,并进行各种农机具改装,真是寸步难行啊!上海的同志们以至明光场长无不赞叹你的技术精湛,虽然没上过专门学校,打年青时就和内燃机打交道,经验十分丰富,尤其上海汽车五花八门,品种十分繁杂,给你实际锻炼与见识的好机会,徐明光他们曾盛传你不等洋大人来就自己动手安装美制康拜因的美谈!这些耳闻,再加上目睹,对我印象十分深刻的!尤其你竟能在那样荒僻的垦区坚持数十年下来,而且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使我很感动!”读来让我泪流满面,感动与敬慕之情交织在一起,久久难以平静。
第一任场长给父亲的信中写道
文件包里面还有5份向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时留下的底稿,和一份用描图纸铺在《入党志愿书》上誊写的复制稿,字迹工工整整,没有任何涂改。父亲对申请入党高度重视,可以感受到他一直以来对入党的坚定信念和迫切愿望,霎时间父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如山一样高大,心胸如海一样宽广。
父亲1963年从助理工程师晋升为工程师,逐步走上修理厂的领导职位。“文革”期间农场派性猖獗,他从领导职位上被拉下马,下放车间改造劳动,曾经被造反派戴上“资产阶级技术权威”的高帽游街示众,这些是我亲眼所见。这期间,父亲他初心依旧,坚信邪不压正,相信总有一天会拨乱反正,晴日重现。
1978年国家落实干部政策,恢复了父亲的领导职务,还作为农场科技一线代表参加了惠民地区科学技术大会;当选为政协广饶县第一、第二届委员;1983年获得了国家农牧渔业部颁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荣誉称号。
父亲在经历过“文革”时期艰难曲折的岁月,受到过人身摧残,难以让人置信的是他没有因此动摇自己的信仰,而是一直以来相信党。恢复了父亲的厂长职务,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人生理念,誓言要加入党组织,前后共提交了5次申请书。56岁那年,父亲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用执着和忠诚书写了一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人生经历,实现了他不变的人生追求和政治宿愿。
这件黑色文件包,不仅是父亲生前留下来的遗物,更是一份激励我奋进的精神遗产。
由于农场人事管理工作的疏忽,致使农场和市有关部门在编纂《广北农场志》和《东营劳模录》一书中缺失了对父亲省劳模的历史记载。当我发现这一情况之后,心里焦急不安。父亲虽然不是战火硝烟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但他是在新中国成立第一批奔赴农垦开发建设一线的省劳模,他的一生同样闪耀着光芒,其精神遗产不应该随着人的离世而终结。
2019年底,我先是到县档案局查询到父亲当年省劳模的存档文件,获得官方复印件,然后带上父亲生前的相关资料向黄三角农高区有关部门反映了此事,得到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从严核查历史资料后予以认可并向上级作了汇报。农高区孙主任将父亲的事迹撰写题为《淡泊名利,初心如磐——记广北农场第一个省级工业劳模李瑞龙》 东营市人民政府官网的文章发布在东营市人民政府和黄三角农高区官方网站上,同时以《劳模李瑞龙:淡泊名利,初心如磐》的文章刊登在《中国农垦》2020年第九期 《中国农垦》官网杂志上,我也在百度官网的百度百科 百度百科里建立了父亲省劳模的人物介绍。至此,这件事总算有了结果。
省黄三角农高区向有关部门报告遗漏事项
2022年初,我又把父亲交待给我的那个黑色文件包里的证件资料以及生前使用过的一部分用品精心整理好,在征求了家人的意见后,联系到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将其中的30件遗物捐赠给市博物馆收藏,于1月17日办理了交接手续,并取得了该馆颁发的《永久收藏证书》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公众号,让父亲的崇高思想境界发扬光大,影响更多的人。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颁发的《永久收藏证书》
父亲的一生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忠诚执着、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给子女留下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正像他在自传结语中所写得那样:“我毕生献给了国家农垦事业,无私之心,无愧于国家与民族。”这份精神遗产的分量相对于其他显得更加弥足珍贵。
对于父亲省劳模历史记载的疏漏,我做了许多工作,从黄三角农高区的认可,到市有关部门的补录,再到父亲部分遗物捐赠市历史博物馆的收藏,这一切的努力非常值得,了却了子女们的后顾之忧,压在我心头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用更好的方式守护和传承父亲这份精神遗产。(写于2022年3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