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刘善娜老师的经历后,我想起了一句话: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并不多。
刘老师的成功就在于把一件事坚持做到底:坚持在博客或空间写教学反思,每天都把课堂当做公开课;坚持“画”数学;坚持布置有趣的数学作业……在这些坚持下,收获了业绩,更收获了职业幸福感。
其实,刘老师坚持做的事情并不难,难的是坚持。
我也曾做过这些事。
那些被我抛弃的“小”创意
从教第一年,我尝试了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学习。当时有家长提出异议。隔了一年,我重新以新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我给它取名叫“小组竞赛教学模式”,略有成效。后来因为小组奖惩制度没跟上,所以就不弄了。
记得有一年去某学校学习,看到人家用思维导图进行章节复习。于是,我也开始自学思维导图。也在学校开设了校本课程“思维导图”,在初二级进行“思维导图”比赛。然而,回到课堂,学生不会画思维导图,他们宁可上网复制粘贴,也不愿动脑自己创作。于是,我展示我画的思维导图,学生复制。没意思。
还自学了一些软件:geogebra 软件、网络画板。我喜欢学这学那,但我没有坚持用在教学上。在其他同事还不知道洋葱数学是什么的时候,我已经在课堂播放了洋葱数学的视频。为什么后来不弄下去呢?因为有些服务需要花钱,而我不可以向学生推荐要收费的软件。
其实,我曾经离成功很近,但我放弃了。
那些小创意,曾经也是满腔热血地想执行,但做着做着,卡住了,于是放弃了。
现在想想,我为什么是放弃,而不是去想办法改进呢?
这段时间,差点又想放弃一件事。
连续两周的周末,我都以思维导图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本周所学,然后要求学生写出一道印象最深的题目。有的学生写得很认真,有的则是敷衍。后来有几个周因为测验什么的,课程内容冲突,于是这种反思性作业就被搁置了。
我不知道这样的作业到底有没有用,心里没底气;我知道有很多学生都在抄作业,连这种反思性作业也想抄,让我觉得很没意思。
是的,我又想放弃了。
只是,这一次,每当我想放弃时,就会有个声音跳出来:你真的甘心放弃吗?
好吧,那就再试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