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情形,记忆力好的人,能力高,毋庸置疑。个别记忆不好但能力超级的是极少数,往往靠一个团队支撑能力。
情绪是打开记忆以及能力的唯一钥匙。在大脑接受刺激的过程中,越是负面的东西,刺激越激烈,记忆也越深刻,暴力、辱骂、贫穷、等等,这些东西一旦在你早期记忆里刻下印痕,是很难抹除的。负面的刺激一定对应负面情绪,除非受过专门或刻意的训练,自然反应对所有人都一样。但后天的熏陶、家庭环境的培育、周围人的认可往往是引导你情绪导向的河渠,让你舒舒服服的顺流而下,最终无力自拔。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点不假,你聚到什么样的群组,你不知不觉被同化。上一篇已提过,不重复。
单说情绪,一个民族、一个家族,骨子里的情绪是带有遗传基因的。不能摆脱的东西,最好远离生活环境,完全置身于陌生的地域,你会找到更好的自己。
个人角度看,情绪是你身上最难搞定却最起作用的东西。它是打开记忆以及能力的唯一钥匙。正面负面情绪都是,而且负面情绪远比正面情绪占据的地位更强大。小时候经历过饥饿的人比其他人更珍惜粮食,小时候受过穷困的人面对财富比其他人更贪婪,而小时候特别听话没有做过出格的事情的人远比其他人更易冲动,,,等等。没有从小学会管理情绪,任由生活刺激你的负面情绪,你很容易成为情绪的奴隶。因为你的很多记忆都是被负面情绪打开的。
试想,当你第一次接触某一学科,受到老师的指导,若是你第一面就带着恐惧见到老师,你将来会在这个学科里有所成就吗?若是你被迫在这方面做到一定高度,你会不会某一天突然崩溃?可能性太大了,这是薛定谔的猫,永远的黑匣子,无法验证的东西,但不等于它不存在。好多好多的普通孩子,上学过程中出现瘸腿科,自己反思一下,是不是入门老师出了问题?当然,日久天长未必记得清引起你负面情绪打开负面记忆的那个开端细节。上一篇说过来,记忆是递减的,会被替代。记忆是不可靠的,我在这里说的,没有做实验调查,希望将来有条件的人能落实行动上用数据验证。
知识改变命运,那一定是在情绪正面顺流而下的情况下,否则,负面情绪作用下,知识越多,可能越危险,因为你走的是不归路。人生之路是不能回头的,你在记忆中锻炼着能力,在情绪引导下选择着记忆,在身体遗传基因的基础上人世间行走,走多远取决于你个人的这些层面与社会发展趋势的结合,社会这个平台,有时候需要革命英雄,有时候需要商场精英,有时候需要实业救国,,而个人只能做一种角色。不一定哪种能力在社会的哪个阶段得以施展。但坚守自己的能力圈,是底线,是根基。
修炼,不是涨更多本事,是去除你多余的本事。修炼的境界是专注,不再想去普度众生,而是让你的能力在你情绪的畅通中游刃有余,既能度己,又能度同船人。十年修来同船渡,百年修来共枕眠,那不是缘分的珍贵,是自身修炼的慎重,。未曾度己先学度人,是人生最大的错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