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前,关于父亲,其实我没有多大的好感。我总觉的父亲是个唯唯诺诺的,胆小怕事的,而且还很势利,典型的重男轻女的人。
从中学开始,印象中最大的就是他的责骂,像我这样作为家里老大的女孩子,在十几岁就应该出来打工,为家里分担家用了。
可是,我中学成绩很好,在家里其他长辈的支持下,读了师范专业。第一天到师范学校报道时,他帮我拖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箱,走在我前面,大步大步的走出家乡,走进我心仪的学校,那时他的背影如同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背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父亲也是不多言,事情交代清楚妥善后,就走了。
师范毕业后,我家里人迁居深圳,我被分配到家乡的一所小学教书。对于父亲来说,有一份稳定的公办老师的工作,是一个女孩子最好的归宿。到时候,找个好的夫家就可以过好一辈子。
他送我回来家乡教书,安排好了学校了,一番叮咛后便离去了。
我确实也是认真的教了两年书,但是依然关不住我一颗向外跳的心。在没有征得他同意的情况下,我毅然的辞去了教书一职,义无反顾的前往深圳求职。
他得知后,把我一顿臭骂,甚至在我每次回家时,他都避而不见。
后来我认识了刘先生,刘先生更是父亲认为的属于社会人的那种类型,婚后三年,他从没有来我的新家,虽然同一个城市。
刘先生还算是争气,从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奋斗出了一个模样了,父亲渐渐宽心的同时,又有了新的担忧。
果然如父亲所料,两年前,刘先生出事了。对我来说,这是致命的打击,孩子还小,身边没有什么人可以帮忙。父亲更是整天愁眉不展的,念叨着,这就是命。
但时,在我们回娘家居住时,他却主动腾出居住的主房给我和孩子居住,给孩子买好吃的。
对于我的大手花钱,他依然念叨着,日出攒着日落粮。
最近,他主动说,周末我需要上班时,他就过来这边居住吧,起码有人可以帮忙收拾一下,像收衣洗碗之类的,还是要有人帮忙。
有时候我在想,我的人生之路是不是走错了呢,是不是有着很好的牌,却给我打砸了呢。
其实不然,心理学上说,你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我们自己的安全感,不会取决于特定的个人历史事件,而是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成功的对过往历史做出有意义的理解。
兜兜转转,源于我的安全感缺失,源于我不断的想要证明自我的价值。
解读过去,与过去化解,解读父母,与父母化解。
与父亲相处的时间越多,越明白,所谓的父爱如山,没有太多的言语表白,他们想要的是你能过上好的日子。
虽有唠叨,虽有埋怨,虽有心疼。但是一切只要你过得好。父爱如山,轻重自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