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题目解法都会,但是计算总出错,考试总是会因为算错扣分,“马虎”成了孩子头顶的标签和错误的挡箭牌;方法也都对,计算貌似也没错,但就是考试时间不够,书写的速度?到底还是口算不过关。
调查发现87%计算不好的学生在小学都忽略了口算能力的培养!口算是计算的基础,以下口算误区千万别踩:

1.主观上把口算当成笔算
认为只要勤练笔算就无敌了。殊不知口算需要通过观察、听、感知、注意、记忆和反馈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行程,对于锻炼思维能力很有效,对于提升解题速度十分有利。
2.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的通病
观察比较笼统,把“+”当成“×”,把“-”当成“+”,把相似的数写成另一个数等。注意力分散,口算时专注力不够,容易被影响。
3.缺乏适当的练习
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掌握方法就行,觉得练习枯燥无味,嫌麻烦懒于练习,主观认为作业算错也没关系,抱着侥幸心理自己安慰自己只要考试时细心就行了。
4.学习习惯不好
学习习惯不合理,口算不加思索,急于抢答,作业马虎,算后懒于检查验算。
5.口算基础知识不扎实
对20以内加减口算的方法非真正过关;对乘法口诀熟练度不够;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混淆。
口算是一种能力,通过科学的训练能更快速提高。良好的口算是正确计算的基础,是提高学习的必要条件。如何提高口算以至于能给计算打下好基础呢?
家庭的口算训练建议:
1.有计划,坚持每天长期练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我们应作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每天坚持练习1页口算题。开始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慢慢可放手使孩子形成习惯。
2.保质、保量的训练
每次练习记录完成1页所用的时间,做完后马上判对错并分析错误原因。每做一次训练,都与上一次的速度比较一下,进步了要及时鼓励表扬,退步了一起分析原因解决。
3.弄懂方法,掌握算理,形成技巧
孩子要在理解算法的基础上掌握更佳算法,不能机械记忆或死记硬背。练习时尽可能把自己口算方法步骤讲出来。
4.训练形式多样化
多做多练是前提,但孩子习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口算练习可以有趣、多样化一些,例如玩24点等游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