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时看见新闻报道:中国某位游客在某处著名历史文物前,写下“到此一游”的。有时看到不少群众集体闯红灯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这让我们一些国人发出疑问:“中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究竟怎么了?”
其实,在这社会公德的缺失之下暴露出来的是从众心理的诱导。
【分析现象】
“到此一游”谁先开创,无人知晓,然而一人做了,就有两人会做,两人做了,就有三人会做,三人做了,就有多人会跟。究其根本,这不过是大家都渴望得到社会认同,因此被“先做再想”误导,迷失了判断对错的标准。
绿灯是过,红灯是过,大家都过,我也去过。人人都秉持着“法不责众”的错误理念,在正确行为得不到表扬,错误行为肆无忌惮发展的背景下,人们丝毫没有把过马路这种“小事”与人生安全这种大事挂钩。
【解决方法】
从众心理是把“双刃剑”,事物皆有两面,如果能正确利用从众心理,就能解决问题。比如在历史文物建筑旁边写上标语:“请不要乱涂乱画,让历史文物流传下去”。这句话清楚地告诉了游客该做什么,引导游客形成正确的从众心理。
在任何事物形成初期,都会有一定阻力,所以在人们过马路时,有关部门就可以对正确行为给予鼓励,避免产生负面影响,对错误行为提出批评,甚至是惩罚,让他们知道规则的重要性。减少正确行为出现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我们应该培养好的“从众心理”以此抵制错误的“从众心理”。用“从众心理”让民众体会“礼仪之邦”的精神内涵,践行“礼仪之邦”的社会公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