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儒、道、佛

关于儒、道、佛

作者: 只挹清辉 | 来源:发表于2022-11-24 04:35 被阅读0次

        汉初,百家争鸣。董仲舒建议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独尊儒术”,是为儒家。儒家思想核心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一度获统治阶级的推崇。但普通老百姓散漫惯了,没那么高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觉悟。孔教没发展成体系。

        佛教在汉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趁虚而入,但一直不大盛行。隋时甚至与流寇、乱民搅在一起。

        唐太宗主政大唐初期,道教才是国教。为弘扬道教,李世民甚至宣称其是道教创始人老子(李耳)的后代。

        佛教的法琳和尚跳出来说,老子本不姓李,其父是乞丐韩虔,72岁邂逅一老保姆,见色起意有了老子。而当今圣上的祖上也不是汉人,而是鲜卑族的后裔,应该叫拓拔世民。十六杆子也打不着,风、牛不相及。

        太宗被打脸,想杀了法琳,但又怕坏了自己宽厚仁爱的名声。哦,对了,老李是玄武门健忘症患者。于是,就搞了个道佛大辩论。

        道教主张“超迈脱俗、自然无为”,养生成仙。佛教的核心要意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树立正确三观。

        佛教有很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许多观点符合统治阶级的心意。

        于是,道教很快败阵。

        到太宗后期,玄奘从天竺载誉归来,带来了更多的新鲜思维。自此以后,佛教开始盛极。

      《西游记》的创作背景其实就是佛道之争,只不过加入了志怪元素。

        一个信仰如果要发扬广大,须同时符合不同阶层的利益;要在不同角度与他们产生观念上的共鸣;要有核心价值观,才能规范、统一思想;要有存在形式,才能营造氛围;要时刻“有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才能达到教化的目的。

        但最关键的是,要得到老大的认可。

        儒、道、佛都具有很强的历史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它们也同样蕴涵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文明。愚以为,取之精华,剔其糟粕,完善信仰体系,估计这也是上下之共见。

相关文章

  • 佛、儒、道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三重境界,豁然开朗! 来自古韵国学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

  • 儒 道 佛

    上班和工作是生活的需要,阅读和写作是生命的需要。 上班和工作是践行儒家思想,是为稻粱谋,是入世,是发扬积极进取的精...

  • 儒释道三家区别

    佛以安心, 道以谋事, 儒以做人。 佛以安己心, 道以知人心, 儒以顺天心。

  • 2017-08-12

    感恩南怀瑾先生。 纵观南怀瑾一生, 亦儒非儒,是佛非佛,似道非道, 恰是人生的大圆满。 生命的本色无非就是,佛心道...

  • 佛、道、儒如何落地在自个身上

    渐悟:佛、道、儒,并落地在自个身上 这一刻悟到: 人有三魂七魄,佛为心 道为骨 儒为表,大度看...

  • 简说佛.儒.道

    佛家 代表人物:释迦牟尼 主张:生-老-病-死-苦 主修:心理-佛道 观点:因果观-超世-救世佛曰:一切皆虚幻。 ...

  • 道、佛、儒、医《本质》

    道佛儒医本一家 救人性命真可夸 世人不辨妄菲薄 因果相循本无它 真源子~~悟修 丁酉年 甲辰月 辛已日

  • 道 佛 儒 法 墨

    现代社会是信息泛滥的时代,是思想开放的时代,是技术驾驭人类的时代,复杂的社会需要综合的方法来应对,所以需要运用各家...

  • 苏轼的儒、道、佛

    高一(7)班 丁颖 林语堂口中,苏轼是佛教徒,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

  • 儒释道

    儒、佛、道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三家的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儒、道、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gmt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