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90后,来自农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拥有这一代人典型的属性,在此略表态度。这一代人常常在梦想与现实之间痛苦挣扎,我们有见识,不甘于平庸,但是我们也有牵绊,为生活所累。还没学会如何当一个大人,便已经长大了,承担着生而为人的那份责任,越来越不想让父母看到自己的难过,也不想让朋友同事看到自己的懦弱,所以很多事便一个人独自面对。
小时候觉得未来很远远很远,远到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成为我想成为的人,过上我想要过的生活,可不曾想人生的轨迹似乎像是被安排好了一样,上学、工作、结婚,中间似乎连空隙也没有,给不了你喘息的机会。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去了外地,自己对工作和未来充满了激情,加班完全是主动的,只要吃饱饭有个地方睡觉,似乎自己不需要私人时间也是可以的。从父母培养我上学到我为父母尽孝心,我觉得此时的自己很幸福,自己能上班工作真是人生最棒的一件事。
后来,结婚了,突然有那么一个人闯入自己过去那种“无欲无求”的生活,才发现生活也需要逛街、聚餐、看电影、旅游以及扮演好生活中的各种角色。现在想想,那个时期的快乐也是非常简单的,觉得只要努力未来可期,对于能自己亲手建立自己的小家非常地自信。
结婚后,为了能够长期稳定下来,我和老公选择了回到家乡,说是家乡其实离家也有百十公里,只是比外地要近些。我的父母有三个孩子,我是老大,从小到大,家里给我的感觉就是热闹,吃穿用度也都是抢着用。现在的我,老公是独生子,而且经常出差在外,没有任何人和我争抢,反倒觉得自己并不需要太多东西。记得有次过节回去探望了两家父母和外公外婆,家人便让我带了各种零食小吃,平常上班一日三餐非常固定,家人带来的东西反倒成了我的负担,硬是吃了快一个月,有的坏了还不得不扔掉。
回到家乡工作了两年了,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在那片熙熙攘攘的城中村度过的,工作平稳,但似乎没有了刚毕业时的热情,下班后就是那个12平方米左右的房间,房间很小很密闭,但是却隔不了外面熙熙攘攘的嘈杂声,看着外面的热闹,有时觉得似乎自己不属于这个空间。每次周末我都要去商场逛逛,然后在我喜欢的书店占个地方待上一会。妹妹曾问我,平常上班那么累,周末在家休息不好吗?为啥还要跑去外面?不累吗?我说,我无法做到一个人在那个封闭的房间中呆上整整一天,那种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
是的,可能我和大家一样,也学会了在一个人的时候玩手机,来排解那种孤独或无聊,可能连自己也分不清楚吧!
再后来,我不顾老公的反对毅然要搬家。原因便是有次外公外婆来看我,因为爬了六层楼,外公的脑梗犯了,到我那小屋里还要蜷缩着休息。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我的心里有太多感情,无奈、懊悔、自责……我慢慢感觉到生活的重担朝我压了过来,而这些压力必须由我来扛。越长大越发现成年人的世界有太多说不出口的无奈。
空巢其实不仅仅是居住的孤独,有时候更是一种内心的状态。当内心藏有太多秘密和情感而又说不出口的时候,那种强大的独孤感也是空巢。空巢久了,内心的那种幸福的情感似乎也受伤了,但我知道这或许只是人生升级打怪时的一个大boss吧!
你看世界上有那么多美好而有趣的事情等待着我们去做,唱歌、运动、旅游、看书、游泳、摄影、种花、养宠物、做饭、清理房间……,可能这些就是能够免疫空巢的药吧!不是有句话吗,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好,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