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很多人称自己为“诗王”、“诗圣”,听后只能哂然一笑。“三坟五典”没有读过,诸子百家学说没有涉猎过,正统的正史没有阅读过,四书五经不知为何物,这些该干的事统统没有做过。不知典故与掌故,没有系统地受过古诗词的熏陶,这些事情都没有做过,自己就称为什么“诗王”和“诗圣”。

严格地说,格律性的诗词应称为近代格律诗词,唐朝以前的诗才可以称为古诗。这在学术界早有定论。
近代格律诗词有其固定的套路,只要谙熟套路,那么每个人都能依平仄关系和韵律套路而吟诗填词。至于能否真正地写好诗词,一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二要对音韵学做深入的学习,三要有吟诗填词的才情。第一条和第二条需要耐下性子学习,唯有第三条无法学习,因为才情是天赋的,这点无法改变。

古人把诗词称为“小学”或“微末”之学,把研究“三坟五典”和四书五经称为“大学”。古时候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读书人,只有钻研过“大学”方能称为“大儒”、“硕儒”,没有听说过把吟诗填词的人称之为“大儒”和“硕儒”。不通“大学”单精“小学”会被人诟病的,因为古人称吟诗填词为“微末小技”。

另外,现在有很多人写现代诗,自己也称“诗王”和“诗圣”,那么请问现代诗的来路源头在何处?民国后因有白话文才有现代诗歌,主要是借鉴和学习了西方的诗歌,才有了中国的现代诗。普希金的诗不读,拜伦、海涅、王尔德、泰戈尔等等大量诗人的作品不阅读研究,抽象派和印象派及意识流派等流派的作品不研读。北岛、顾城、舒婷等等人的作品没有读过,这些事情统统没有做出,就称自己为什么“诗圣”和什么“诗王”。其实,充其量只能算做散文诗,离戴上“诗圣”、“诗王”的桂冠还远着呢。

当然,想想自己偶尔所写的东西也是破烂一堆,这个俺内心非常的明白,故尔常说自己的东西很烂,是不成型的烂文章,唯一的是百分之九十几以上的都没有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