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写给孩子的论语课》第24讲

读《写给孩子的论语课》第24讲

作者: 唯安格 | 来源:发表于2023-07-24 20:16 被阅读0次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原文】太宰问于子责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出处】《论语·子罕》

【释义】“我小时候很穷苦,所以学会了不少粗活和鄱俗的活。”

【理解】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不少情况下,家里条件不好的孩子不得不在许多事情上亲力亲为,本领自然就多了。但这里并不是说穷人家的孩子个个都会很有出息,而是说,有时候贫困的环境反而更能锻炼人,让人获得更多的能力。

塞翁失马

【原文】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

【出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编纂

【释义】我们现在用来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理解】这个成语体现出一种心态,就是一种乐观,泰然处之,觉得一切都未必是坏事的心态。这种心态会在你遭遇不巧之事时帮助

你平静情绪,更会在你遭遇一些无法改变的情况时,有继续前进的力量。

合纵连横

【合纵】联合六国对抗最强大的秦国。这是苏秦的主张,由于战国七雄的六个国家大致是处在南北一条线的位置,所以叫“合纵”。

【连横》和最强大的秦国结盟,转而去攻打其他弱小的国家。这是张仪的主张。秦国曾联合过比较强大的齐国,去对抗其余五个国家。

【合纵连横】虽然是两种策略,但现在除了比喻国与国之间的一些外交手段外,也会用在商业竞争中,比喻公司与公司之间竞争的状态。

【争议】根据新出土的考古记载,苏秦其实比张仪年轻26岁,张仪当大官的时候,苏秦反而是个年轻人。所以,是否是由他们俩流行起来的“合纵连横”,还需要进一步考证。

天将降大任

【原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出处】《孟子·告子下》

【释义】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步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理解】如果你遭受了各种各样的苦难,一定要记得坚持过去、克服过去,这样你就能成为一个做大事的人。要成为做大事的人,就不要去刻意在意那些困难,要有一颗坚定的心。

不试故艺

【原文】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出处】《论语·子罕》

【释义】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理解】当你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的时候,也许是老天在给你机会和时间,让你把自己培养成更加多才多艺,甚至是更伟大的人。有时候,你在一件事上遇到了挫折,可能是为你去做另一件事打开了大门。

“仁”者无敌

【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出处】《论语·里仁》

【释义】没有达到仁这个境界的人,就没法长久地过穷困的生活,也没法长久地过富足、快乐的生活。

【理解】假如一个人没有达到“仁”的境界,那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足,都谈不上是最好的安排。贫穷会困住他,富足也会束缚他的心灵,让他的心灵丧失自由自在的本来面目。由此可见,“仁”的境界不光是本领,是自由,是道德修养,更是通向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因为它会让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写给孩子的论语课》第24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hdc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