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弟,
今天想跟你谈一个比较严肃的话题:我们是不是太看重个人成长了?
你换工作,我与不合适的男朋友分手,这两件事虽然本身没有任何关系,但是究其原因,他们本质上反应了一个问题,我们非常看重个人成长!
如果一个工作或者一段关系让我们发现自己在退步或者踏步,或者只是跟我们预期的进步速度不符,我们会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然后选择逃离。其实成长是自己的事,跟那个工作那个人有什么关系?逃了,我们没有退路了,逼着自己赶紧补上成长的进度,凭借破釜沉舟的劲头,确实会进步,突飞猛进;但是不逃,是不是也可以进步呢?
这其实跟高中政治课讲的内因外因很相似,无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可能是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这就需要我们冷静下来分析到底什么是主要矛盾。哈哈,当年学习政治的时候懵懂着把这些字背下来,现在发觉哲学思想在生活中处处体现。
我们不能一味地要求别人配合自己的目标、节奏、心情,贪婪地要求外界环境满足自己的所有设想包括人生规划、人际关系预期。想想也知道,这不可能实现啊,换个角度,如果真的天随人愿,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活着,不就是在抗争与妥协之间选择的过程么?成长,不就是选择越来越明智么?
举我自己的例子,由于自己是易发胖体质,即使我心态足够好,看到别人大吃大喝仍保持身材良好也不会嫉妒,但是我还是不愿意跟这些瘦人一起出去吃饭,甚至一起玩。原因:他们刚吃一半,我就放下筷子的时候,我需要进行令我不舒服的解释,更多时候是我要独自承担太多诱惑和考验,防线稍微放松,胃口一开,后果不堪设想。我想每一个看重体重管理的易胖界达人都会懂我这种心情。所以,后来发展到,我在选择朋友的时候,如果发现一个人怎么吃都吃不胖,就会心里默默地给他/她减分,也许最后因为他/她才华出众,心地善良,志趣相投等等原因我们还是成为朋友了,但是那次心底的“默默减分”却是不可抵消的。此刻,当我在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明白自己的思维方式是多么的可笑!首先,太不明主次了,身材这件事根本不应该被列为如此重要的地位,健康就好啊,正常身材范围谁也不会嫌弃谁;其次,人家本没有任何错,自己的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不是将原因嫁祸于人,办法很好想,放慢吃饭速度啊,多运动多消耗啊等等,执行难?那更与人家没有关系了。如果因为与一些朋友经常在一起活动,而发胖,总结为“这些朋友不适合我”“我应该减少和他们的活动”,这不是无理取闹嘛?想明白了这一点,我不会继续纠结胖瘦与择友,合理安排自己的锻炼计划,让我拥有了更多吃不胖的益友。
从这个例子发散一下,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最终都可以从自身去改变去适应,我不是说要一味地委曲求全,而是从最可能改变的自身来做巧妙的调整,目的是解决问题,避免无谓的抱怨。你感受一下。
睿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