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劲是武学核心,可也是一种束缚!这里说的势能,应该说是势,是我自己练出拳劲以前,提出的一种武术主张!那个时候,网络上有个视频,一个女人夜晚在提款机取款,被劫匪杀害,我的师兄弟们看了视频,有感于凶手的凶残,感慨说,必须练出拳劲!
可是,先不说你有拳劲能不能战胜凶残的匪徒,咱们只说,如果拳劲是自卫的前提,那么,没有获得拳劲前,万一遇到歹徒,就束手待毙吗?
所以,当时我的武学主张,是练出拳劲之前,必须有一套不依赖拳劲的打法!我提出的是用势打人!既所谓得手靠机,发力靠势!
在当年,实际上我指的势,说白了靠的是十二形来实现,别人苦练五行拳,我是先教十二形,学打法!用全身打人一点,所以叫做势!而师兄弟们所谓的拳劲,实际上怎么说呢,2002年五月,我在北京比武后,我的师父受师叔邀请,去了刘快庄,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这里面有位太祖拳的丁老师,因为不是形意拳的,所以交谈中大家不太接他的话茬,所以,他就跟旁观的小孩子搭话,这个孩子生长在刘快庄,很受影响,十四岁,也就是2002年春节初一,拜老一辈为师,开始学拳,学的吴师叔这一套功夫,大家算,从春节初一到五月初,是多少天?
丁老师,以前的文章提到过,他的爷爷是马占山部下,打响中国抗日第一枪的部队一员,后来不敌日本人,孤立无援,不得不退入苏联,后来解放后,部队回国,只剩一千来人,被派到新疆剿匪,战争结束后,整个部队只剩三十八人,只有二个人是完完整整的,其余三十六人都落下伤残,后来丁爷爷申请解甲归田,跟政府提出要求就是寻找亲人,与亲人团聚,所以来到齐齐哈尔,后来把丁老师安排给自己太祖拳同门,全面掌握了太祖拳的技艺,后来与人交手较技,发现优势不大,求教爷爷的同门,也是授艺的师父,老人让他强化功力,所以,进行多年的大功力训练!我因为答应替他写文章,所以特地了解过他的经历!从北京回来不久,他受邀来我们这参加一个药店的开业典礼,到我家休息,那天早上,他去公园锻炼,被我们这里的孩子挑衅,他伸出一只手,说,小伙,只要你们哥几个把我手压下来,算我输,最后他双臂平伸,四个小伙在他双臂上悬吊,也没把他手臂拉下来!
可是,在刘快庄,他搭话那个十四五岁的孩子,伸出手臂,让孩子打,被小孩一下子抽的手臂抬不起来了,这个事是杨师给我转述,我看到丁老师手臂不方便,但是也没有杨师说的肿的碗口粗那么夸张!
所以说,刘快庄的练法,确实是有拳劲,当时我在北京比武,到刘快庄的时候,尝试到魏春师叔的拳劲,但是基本上没有接触别人,无法判断别人功劲,但是,刘快庄的方法,练出拳劲,其实也就三四个月!这种劲,练出来,层次按传统说法,会比我的鞭子劲高,但是,我坚持自己的鞭子劲,那是为了解决传统实战打法的需求,也就是我反复讲了好几篇的换劲!
后来因为宣传的问题,我与同门师兄弟产生了隔阂,吴师叔是一个慈父,用东北话说,护犊子,多年以来,我也是被师叔待如子侄一般,被他护在羽翼之下的犊子之一,只是跟其他师兄弟慢慢有了分歧,慢慢就疏于联系啦!慢慢的,后辈的师兄冒出头来,却失去了师叔的音信,现在只能说,对于吴师叔,魏师叔,十分思念,十分感激!
其实我得到师叔的传授,无论明劲,暗劲都有些许体会,师叔传授的时候,我还觉得自己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把沾身纵力的功夫运用到实战,可是,不久之后,承蒙朋友传艺,学到另一门拳法的体系,一下子豁然开朗!
本来,应该是勇猛精进,可是,这个时候,发生一件令人遗憾的事,迪拜的徒弟对我提出邀请,因为老婆生孩子,无法成行,推荐了朋友,发生一系列的事!后来,这一门功夫,被杨师参照王芗斋站伏虎桩那种静中寓动的状态获得启发,专门让我演练给予校正,命名为“大式伏虎桩”!
这个也是我教学鞭子劲中的第二步,锤子劲,把自己手臂当做钉子,把身步法当锤子,往对手身体里钉钉子!(未完待续)
风云生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