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月·微型小说主题人物创作第八期:记忆的旅人之(2)陌生人。
我看到她的第一眼,是在一家玩具厂。
我们都是过客,只在玩具厂里待到过年,然后各奔东西,回到原来的地方,继续完成学业。
我是个孤僻的人,一向很少主动与陌生人搭话,因此,原本我们是不可能认识的,尽管我们在同一条流水线上,但她的工位突然换到了我的旁边,于是我们开始说第一句话,第二句……直到熟悉。
必须承认,她长在了我的审美上,娇小的个头,白皙的皮肤,圆圆的小脸,乍一看,活像个初中生。
她高考失利,上了专科。她的生活格外充实,除学习外,还参加了好几个社团。另外,最值得一提的是,她还做着一份兼职——电脑推销员。
某个晴朗的下午,我们坐在窗前各自忙活。她突然问:“你买电脑了吗?有电脑要方便一点。”我摇头,她又说,“买电脑可以找我,给你优惠。”
我并不心动,因为那时我和她还没有那么熟络,怕被骗,一台电脑好几千呢,我要在流水线上工作一个多月才能买得起。
年轻男女之间真不该频繁交流,不然容易产生感情。没错,我对她产生了特殊的情愫,这应该叫一见钟脸,毕竟当时我对她的家庭、人际关系、爱好、人品、性格等等一概不了解。
我喜欢她,但我没有开口,主要是害怕被拒绝。
她比我想象中更幽默——被调走两天后,她又被调回我旁边的工位,她笑着问我:“想我没有?”
实不相瞒,我确实挺想念她的,我常常以上卫生间为借口去偷看她。她规规矩矩地坐着,边做事边跟旁边的人闲聊,笑的时候露出两颗小虎牙,可爱极了。
我以为我的春天来了。晴了几天,突然下了一场雨,气温骤降,她由此感冒,整个人看着病恹恹的。工作时,她说:“你能陪我去趟医院吗?”
我正发愁没有机会与她单独相处,遂欣然答应。
许是我的人品忒好,老天爷也帮忙——我们刚出车间,外面就开始下雨,而我恰好没带雨伞,于是我们只能共用一把雨伞。这正合我意,我可以和她肩并肩走。
走在寒冷的冬天,我的身体颤抖着,心却是热乎的,它跳得飞快,用“小鹿乱撞”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雨势渐大,伞有些小,又不能搂着她,所以我只能尽量把伞往她那边放——我们的关系还没有好到我能随意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的地步。
买了药,我们走进一家快餐店。吃完午餐,我去付钱时,店员小姐姐微笑着提醒:“你老婆付了。”当时我有些窃喜,而就在我身旁站着看手机的她竟然破天荒地没有反驳。
此后,我们的关系越发密切。不过,还是没能更进一步,只偶尔一起吃个饭或回中介租的旅社。
一晃,已是腊月底。我们先后收到中介的消息,不久就要离开那座繁华的城市。在她即将离开的头一天,我恰好发了工资,便陪她去逛超市,买些零食和牛奶,以便于在回家的大巴上果腹。
我想买一件东西送给她,当作纪念,被她婉拒了。当天夜里,我觉得时机到了,就鼓起勇气跟她告白,她照旧婉拒,理由是“我们离得太远了”。八百多公里,算远吗?算的,也不算。
我无言以为,没有强求,异地恋的确很困难,毕竟我们见不到对方。第二天清晨,她离开了,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又过了两天,我踏上回家的路程。在大巴上,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聊天窗口,问她:“你说,我们还能再相见吗?”
过了很久,她才回道:“或许吧,我也不知道。”
此后,我们很少联系,过节时偶尔问候一声。
她几乎不会主动联系我,但只要一找我,准是买电脑的事情。真是个好推销员,真是个勤奋的好姑娘,可我不喜欢这样的她。
我还是喜欢笑时露出两颗虎牙的她、委屈巴巴要我陪着去医院的她、在超市里劝我少买东西的她。这两种她,究竟那一种才是真正的她?我琢磨不透。在我心里,她渐渐变得陌生起来,好像我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她一样。
有时候,我常常在想,如果当初我回答的是“我已经买电脑了”,她还会不会继续跟我聊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