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是一场大浪淘沙
文 / 冯先(没有生)
过完年,不知道各位看了怎样的电影。
可能有的朋友看了《飞驰人生》、《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等等最新上新的电影。
我呢?这些都没去看,而是看了一部叫做《岁月神偷》的电影。
《岁月神偷》是由罗启锐执导,任达华、吴君如、李治廷、钟绍图、秦沛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1967年到1977年10年间发生在香港深水埗一个普通四口之家的故事,一对社会底层的夫妻在经历了人生百味后,
感悟到唯有岁月的变迁才是真正的“神偷”。
——以上这一段,摘自百度百科。
一。
这部电影是和我的母亲一起看的。
母亲是一个标准的70后,她就是生在十年文革、三年自然灾害的那个时代。
看得过程中,母亲几度哽咽,眼眶泛红。其实,我是比较诧异的,因为每次和母亲一起看电影的时候,母亲大多时候都是早早睡去。
电影的情节,不过是演员演出来骗观众眼泪的。
这是我印象中,母亲看电影时候经常说的话。很少有什么电影情节可以触动到母亲,
但这部电影,也许做到了。
其实,我不知道,应该怎样介绍这部电影的剧情......
因为,它就是生活,平凡人的生活,波澜不惊。
我有一个初中的老同学叫太平,他在初中的时候,曾经对我说过他理想的生活就是:
一家人和和美美,无病无灾,平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钱挣得够花就行。当然,要是还能长命百岁的话,就更好了。
现在,这样的理想,听起来卑微,其实有多少人都无法真正实现啊。
电影中的一家人其实也是平凡人家,每天也会为了茶米油盐酱醋茶而发愁,生活要精打细算,一块月饼要掰成四块才够一人一份。
大儿子罗进一,学习成绩优异,蝉联过两届跨栏比赛的冠军,却也背负着昂贵的学费;小儿子罗进二十分的淘气,有着小偷小摸的坏习惯,几分顽皮又有几分可爱。
60年代的香港,风云变幻。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压制,一面又受到内地运动的波及,更要面对不时登陆的台风暴雨。
生活如果一直这样按部就班下去,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电影故事情节的逻辑了。
后来,大儿子进一在一次跨栏比赛中流了鼻血,得了第三名。
其实,进一得病是有所暗示的,电影的开头就有说过,进一为了买热带鱼而不好好吃饭。
可惜,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场台风的到来,吹倒了房屋,也吹垮了进一的身体,进一害了不治之症。
后面,一切的一切,更像生活。
可以想象的到,却没有那么美好。更多的是麻木与无可奈何,但我记住了侠盗罗太太的那句话:
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
二。
电影里,奶奶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只要把心爱的东西填进苦海里,把苦海填满,就可以与亲人重逢。
可苦海在哪里啊,我只听过一句,苦海无涯......
这些年,QQ时常提醒我,谁谁谁和你已经是3年、5年甚至8年的好友了。可翻看上一次聊天记录,却查询无果。
有多少曾经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人,后来都消失在我们的岁月里。
岁月也许真的是一个小偷吧,它无声无息。带来了很多,也带走了很多。
带走的青春是值得留恋的,带来的觉悟是值得深思的。
每次和朋友聊到童年的时候,他们的两眼都是放光的,可能只是拍扑克、猜丁壳、《游戏王》里的一张“真红眼黑龙”的纸牌、小卖铺里的辣条和两毛钱的汽水。
那时的收藏,可能是一套魔法士方便面里集的整一套的三国人物卡片,是弹球和泛黄的海报,是周杰伦的一盘CD,是老旧的铜钱。
记得我的一个好朋友曾对我说,他那时收藏的还有爷爷辈家里留着的子弹壳,那时的铁制玩具,他埋在了山坡的某个老树根下。
电影里的进二,古灵精怪,捣蛋调皮,却也留下了许多许多的好东西,比如:进一的奖牌,夜光杯,英国国旗,庙会的小孙悟空雕塑,鱼缸等等,还有好多好多。
我一直觉得,孩童时期的我们是最简单的,很容易就会得到满足,也许只是中午骑车赶回家看到少儿频道动漫世界里放半个小时的蜘蛛侠,都会觉得很满足。
慢慢地我们都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了,而且似乎很多的人都不再相信美好,这可能就是长大的悲哀吧。
三。
这部电影里,也有谈到爱情。
十六岁的进一和芳菲,稚嫩的爱情,你看他们的爱情里有的是热带鱼,是红彩雀,是彩虹,是音乐,是彼此之间的羞涩。
后来,进一直到了自己和芳菲之间家室上的差距,可能他们之间有了一丝隔阂吧,会感觉到的。
分别时,进一送给芳菲一枚奖牌,芳菲留给他一把吉他,离别时,芳菲流泪了。
我们看待这样的爱情都会觉得美好,有的人是因为未曾拥有过,有的人是因为它的无暇,无目的性。我对此不发表意见,因为我没有经历过这样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我总不能没吃过葡萄说葡萄酸吧?
所以看完他们最后一吻之后,其实是很悲伤的。
散落在地的白玫瑰被鲜血染红,空间上的落差感,大脑充斥的空洞感。
后来,再看到罗爸罗妈的反映,芳菲的难过,就很有代入感,会感同身受,会和他们一样伤感。
诚然,我是想吐槽一个题外话,因为不论是听过的情歌还是影视作品所呈现的关于爱情的东西,似乎总是悲伤多于喜乐。
世间情歌,快乐的总归是不多的。难道爱情也真的是这样的吗?
这种悲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岁月带来的吧,最终也得靠岁月抹去。
最后。
母亲看完电影后,和我讲起她们小时候的时光。
那时,她们兄弟姊妹六个,姥爷一月工资只有四十三块钱,家里精打细算,靠着四十三块钱要应付家里各种事情,亲朋礼节,柴米油盐。
那时窘迫到什么程度呢?家里连子女一人两块五的学费都交不起。
看过形容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的朋友们,其实不难发现,那个时期是何其艰难。我曾经一直以为是文学艺术作品营造的那样一种文化背景,听完母亲说的,便更能理解那个时代的苦难。
母亲说,姥姥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没钱不算穷,没人才算穷。
我下意识的问,没钱和穷不是一个意思吗?
母亲回答我说:
没钱不可怕,只要有人,人有志,钱总会挣到。
就怕既没钱,人还没志。
也是如此,母亲也一直在努力,风风雨雨,大起大落,母亲泰然处之......
后来,我仔细的琢磨了琢磨,岁月的确是个神偷,它总是不紧不慢的带走我们身边的人,抹去许多许多或好或坏的记忆。
但它好在还有一样挺好,就是生活再难,它从没停下,有些东西它该拿走拿走,有些觉悟该留也留了下来。
就像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总会在点点滴滴里留下轨迹,事后留下思考,苦难中留下一丝笑意。
如果回过头再看你度过的岁月,我希望你可以嘴角扬起一丝笑意。
晚安,你和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