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班是在手术室,又是一个无法看书的日子,想起那天贾平凹写的《笑口常开》里面的一则小故事:
“上大街回来,挤了一身臭汗,牢骚道:“用枪得在街十字路口扫一通!”回家一杯茶未喝尽,楼梯上步声杂乱,巷中有人呼:“大街上有人用枪打死几十人了!”遂也往街上跑,街上人山人海,弯腰往里挤,问:“尸体在哪儿?”一熟人说:“不是说是你讲的吗?”忽记得那一句顺口的牢骚,不禁乐而开笑。”
贾平凹当然只是在拿这个小故事来揶揄那些喜欢造谣的人,现如今的人有一群特别低级的人,毫无依据的捏造一些根本经不起推敲的文字,然后自鸣得意,殊不知那毫无见识的妖言,正同样引起和他们这个人群一样见识的共鸣,然后把无知当作真知灼见,四处招摇。
刚才翻到我去年11月份写的一些文字,也是关于这些狗屁造谣的,把自己看乐了,今日搬过来,当作今日作业交了。
“家庭朋友圈常见内容,今日来评论玩一下,括号里面内容是我写的。
原四川省卫生厅厅长,现在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说得一席话值得深思(看了内容后,我估计是一个叫张文康的农民说的。)
1、送医院时人没死,治几个月人死了,你说是治好了,还是治死了?(假如不送医院,可能当晚就死了,不是所有病人都是住几个月然后死了,而救活的那部分怎么算?这一点明显误导。)
2、糖尿病:开始一个加号,吃了十年的药,变成为四个加号,你说是治轻了还是治重了?而且还能坚持十年……(糖尿病没有几个加的说法,直接是多少数值,糖尿病的并发症最严重的是尿毒症,常年服药打胰岛素是延缓,并没有哪个医生说可以治愈,也许不治,你说的四个加用不了十年就到了。)
3、大夫自己高血压十年,自己都治不了自己,却给患高血压的患者开药方。大夫自己糖尿病五年、痛风八年给发病一年两年的患者治疗,滑稽可笑。(明显夸大医生的作用,非神,那医生还会死呢,是不是就不能抢救要死的病人了?听过有时去治愈,常常在帮助,总是去安慰吗?)
4、医院大楼越盖越大,病人越来越多,如果医生能够治好病人,应该是病人越来越少 才对呀。(如今的房地产也越来越多,是因为你家里人多到住不下了?还不是你他妈自己要求越来越高了,小房子换大房子,乡下的房子换城里的房子,一套以后想两套。还有你这是想完全消灭病人?病人多寡取决于大众,逻辑应该是先有病人,再有医生,得病是自己的原因,不要随意赖医生,就算医生没把你医痊愈,病还是你自己先得,不是医生送给你的病。)
5、癌症患者手术、放疗、化疗后两至三个月死亡,还倾家荡产。不住院治疗或许还能多活两年或更长,是医学的成就还是悲哀?(没有谁敢肯定手术,化疗与不手术之间存活率的高低,明显自己听邻居或者电视广告所说,太以偏概全了。)
6、什么样的人要去医院?第一需紧急抢救的人;第二紧急止血的人;第三接胳膊接腿的人;第四孕妇临产的人。其他的人群调整心态、配合运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均衡营养,中医综合调理就行啦!(他总结出医院只要急诊科,骨科,妇产科,极不负责和严谨,脑外伤病人要不要去医院?烧伤病人?儿科?肝胆外科?还有肾病?像心梗,依他的说法心脏支架是没必要放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的,但生活方式更多的是生活习惯,靠他这样喊几句口号能改变?抽烟有害健康,道理都明白,可有几个人又当回事了,戒的掉?)
7、总结:人们已经在惯性的思维轨道上刹不住车了:有病→吃药→看大夫→住院→抢救→卖房子→借钱治病→把人治死为止!(有病→吃药→不看大夫→死了→老婆归别人→房子归别人。)
这就是人们可怜的惯性思维!人们是如此的迷惑颠倒 !
记住:健康长寿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段话说得非常好,值得一看,值得深思,我们要学会一些切实可行方法来保障,懂得调理身体,加强运动,控制饮食,保持充足睡眠才是健康的保障!
经典!你本没病,只是养成看病习惯!!!卫生部长讲真话.
每个人必读。(符合造谣传播的标准结束语。但比起不转不是中国人还是来的更像话一些。)”
网友评论